阅读记录

第265章 闲来写小说[1/2页]

超级教师混都市 文丝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974年11月14日阴
      (二)
      刚才被马昭昭叫去写了,为他一篇批林批孔心得体会。
      现在继续写“三水”方面的日记。
      小说源于生活,我要忠实记录生活,为将来写小说作准备……
      听说来他这里开现场会,叫他发言,卢有才谦逊地说——
      “其实,我搞得还不行……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凉,我打算再打几个草扇子,像缝被子那样,把一对对的草扇子缝起来,中间塞上棉花胎一般的麦草,盖在塑料纸上……
      “还有……再买一些旧棉花胎,在进门处塞上……要是保不住水葫芦,那就见了鬼了……听党话,跟党走,我就不相信创造不了奇迹!”
      他的一席话深深地感染了我这个“书呆子”,使我加深了对毛主席关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这段话的理解。
      我由衷地对他说:“有你这样的‘三水技术员,‘三水一定能保住……在现场会上介绍时,你这个计划也要说啊!”
      “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介绍的。”他动手栽了一棵菜,“不过,开现场会促进,是个好办法,我建议,这样的会要多开……
      “我还建议,你们大队买一面‘循环红旗来,十天半月检查一遍,哪队好,‘循环红旗就在哪队‘三水育苗床的上空迎风飘扬……你看怎样,牛缺草牛技术员?”
      “太好了,太好了。卢老书记卢技术员!”我被他的行动、言语、计划、建议深深感动了……
      1974年11月26日农历十月十六晴
      白天,我把大队的水葫芦进行了清理:整棵死了的拔除,死叶子清除,缺水的补水。
      外面太阳照,里面塑料纸蒸,在育苗温床中搞了一个多小时,我累得满头大汗。
      1974年11月30日阴
      傍晚,天空布满灰黄色的云层,北风刮着,也不觉得寒冷。
      “霜前冷,雪后寒。”估计天要下雪,暮色中,我走遍九个生产队,布置“三水”雪后保温工作。
      1974年12月6日晴
      今天早上,王冰冰发现大队“三水”育苗床内温度只有四度,急忙把我喊去,劈头盖脸地批评说:“一点儿事情都做不好,一点儿也不如我家晓宇,他要不是去上农业学大寨工作队……”
      早饭后,我打电话给鲍技术员,结合鲍技术员的意见,又和王冰冰共同研究出了保温办法:把水葫芦床的四周加泥土覆盖,特别是背阴的一面,足足加了三、四寸深的泥土。
      中午,我看到前天《新花日报》上刊载的关于“三水”保种及其作用的文章,深受感染,越发感到自己责任重大。
      报上的这几句话我一看就记住了:“水葫芦是个宝,成本低效果好;垩田田增产,喂猪猪长膘。”
      1974年12月7日晴
      一大早,我找人开会,路过四队的“三水”育苗床,发现草扇子没盖在塑料纸上,堆在一边的草扇子上全是霜。
      塑料纸坏了个大窟窿,里面的水葫芦也“萎靡不振”。
      我着急地去找四队技术员王正清,老婆说他昨天下午去同学家喝喜酒还没回来。
      见到来大队开会的四队会计牛德志,说了情况,叫他找人代管一下。
      牛德志不屑地说:“你‘拿鸡毛当令箭,可以吓唬别人,可以吓唬别的生产队,你不要在我面前装大,不要在我第四生产队面前装大……反正,你拿我们队里工分,王正清不在,你就给管理一下。”说完,扬长而去。
      唉,“当地不摇货郎。”还是俗话说得好啊!
      1974年12月8日晴
    &nb

第265章 闲来写小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