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0月,尽管吴芳芳离开了大队妇女主任的岗位——马昭昭通过关系把她安排到淮水市区做临时工,但是,马昭昭还是因为生活作风问题被免职。
新任党支部书记蒋明人到来不久,就着手物色大队妇女主任、团支部书记人选。
自从王晓宇去农业学大寨工作队以及上大学之后,大队团支书一职一直空缺,事情全部由牛缺草代做。
马昭昭有意上报牛缺草任大队团支书,但是吴用夫坚决不同意。
当年,在外地工作的弟弟吴用田鼓动下,富裕中农吴用夫带头牵着两头毛驴加入互助组,成了互助组组长;
后来,吴用夫又带着全组人带头加入合作社,又成了合作社社长;
再后来,吴用夫又带着全社人带头加入人民公社,又成了大禅堂大队大队长。
由于不识字,不会说话,没有主见,所以一直在大队长位置上没有提拔。
文革开始后,他任大队革委会分管农业副主任,工作处于基本不问事的“维持状态”。
有关吴用夫的一个经典笑话是:二十几年前,传达有关林彪叛逃的中央文件,只许听,不许记。
他去公社开会,晚上,他在全大队干部会议上传达说——
“秃头和尚某彪披着马克思的黑大氅……带着一大群老婆,还带着一些栗子、水果,去投靠老大哥苏修……跌断了三叉骨头,全都死了……死过之后,被人蒙上被单,身上还有温度,一身都是汗水……”
而见诸文字的事实是:“长期披着马列主义外衣的某彪,带着老婆叶群、儿子林立果,坐着三岔机投奔苏修,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
近年来,人老了,资格也老了,私心也重了,倚老卖老,历任党支部书记也让着他几分,更不要说其他年轻干部了。
1974年秋,上级供销社要求在各大队设立代购代销“双代店”,每个大队推荐两名“双代”员,二十四元钱一个月,工资由公社供销社统一发放。
在物色人选会上,吴用夫一口气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的三儿子吴三柜,和牛缺草一样,也是1974年高中毕业生,一个是自己亲弟弟的儿子吴三福。
马昭昭很是为难,因为亲戚、朋友、上下级已经向他推荐了十几个候选人。
经过讨价还价,吴用夫才忍痛把吴三福“割爱”了。
吴三柜抽烟喝酒,吊儿郎当,但是,成了“国家工作人员”后,顿时成了香饽饽,他指明要娶本大队美女李小圆,李小圆坚决不同意。
吴用夫请来自称“能把死人说活了、活人说死了”的王婆婆。
王婆婆有一个口口相传的经典说媒案例——
有一个大龄男青年的母亲看好本公社供销社一个女孩子,找到王婆婆说媒,说自己儿子是国家工作人员,在县医院工作,但是,因为工种不好,婚姻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王婆婆详细了解一番,满口答应,说这桩婚事包在她身上。
王婆婆来到这个女孩子家里,说介绍的对象是在县医院工作,国家正式工。
听说在县城医院工作,又是国家正
第273章 吴用夫卖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