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洁的一篇文章,在最震撼人心的时刻发表,有理有据的专业性评论,先入为主的占据了乐评界的制高点,引领着后面的乐评方向。
有了她石破天惊的高屋建瓴,许多乐评人都下意识地顺着她注视的方向,从东西方流行音乐的角度分析颜墨这张专辑的成就。
不深究不知道,一深究下去,果然挖掘出他的歌曲在作曲和编曲里隐藏着西方节奏旋律的精华。
最好的分析标本,最能体现颜墨音乐特点的作品,就是与专辑同名的《男儿当自强》这首主打歌。
从这首唯一标明由颜墨自己作词、作曲、编曲的作品中(其他四首歌的编曲是周小伦),资深乐评人都发现了歌词的对称美、旋律的对应美、伴奏的气势美、力度的对比美等等特点。
他们发现,颜墨采用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打击乐器表现出了西方流行乐里节奏和旋律的优点,再通过声量、音色、气势、力度等等精湛而丰富的演唱技巧,完美地呈现出了填词优美的歌曲意境。
仔细分析这首歌,乐评人还发现,无论是曲子旋律的编排还是演奏乐器的选择,颜墨对歌曲的掌控功力都已经达到了至臻化境的地步,尤其是气势的运用,在乐器的开头——由慢及快的鼓点里,表现得尤为精彩。
缓慢而沉重的鼓声,由缓至急,让人不由自主产生了励精图治、奋发向上的动力,而唢呐的主题旋律演奏更是激动人心。
这首歌主音部的大鼓,配合着西洋乐中的定音鼓等交响乐器,更是突出了节奏与旋律一样重要的地位。
但是,这种节奏和旋律,却又非常符合当前普通国人耳朵对音程的听感,达到了现阶段对乐器欣赏最舒适的程度。
曲中荡气回肠的旋律,配上大气磅礴的节奏,一改华语乐坛民谣悠扬节奏的传统,在继承中改良,将华语音乐带入了新的境界,让人感受到了这首歌与众不同的大气。
说它大气,这个“气”不但是曲子的气势;更重要的是用歌词展现了华夏民族的英勇之气;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这些“气”融合在一起,便诞生了这首最振奋人心、最气势磅礴的音乐。
在这个学习西方流行音乐就生拿硬搬西方重金属摇滚的时期,他将中国传统的民乐乐器作为歌曲编乐的“主角”,以西洋乐器为“配角”,不但突出了歌曲的主题,更是表明一个华夏音乐人的心声——我们要自强不息,吸收别人的精华,也不要放弃自己的优点。
东西方的音乐精华在这首歌里完美融合,宛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天衣无缝却相得益彰,这绝对是洋为中用的典范。
这样一比较,每一个乐评人都果然找到了这首歌里隐藏的彩蛋,发现了颜墨歌曲中最底层的驱动,那就是融会贯通东西方音乐的精华,他确确实实用他完美无暇的嗓音和尽善尽美的词曲,开启了一个华语乐坛的新时代。
这种让乐评人集体高潮的重磅发现,不亚于他的专辑六小时卖出白金销量的震撼。
所以,随着陈丽洁的这篇文章,一波波权威的华语乐评人迫不及待的发表自己的乐评,几天之内,就让华语乐坛得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一致结论——颜墨确实用这张专辑开启了华语乐坛的新时代!
称他为一代宗师,实至名归。
歪打正着,无心插柳柳成荫,颜墨就这样用一张为博程惜龄欢心的专辑,成功地确立了自己在现代华语流行音乐中不可撼动的“开山鼻祖”的地位。
这一波自发而影响深远的评价信息流,几天内刷爆了中国的媒体圈,几乎所有媒体都来蹭这个热度,颜墨的名气,再次攀上了一个高峰。
不过,这个耸人听闻的热点大事件,也掩盖了一个本该是大热点的新闻——八贵银行的股权转让和墨智芯片厂的成立。
这天早上,颜墨的父亲和智星半导体集团的董事长李虎城在南邕城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宣布两家进行战略合作。
李虎城将八贵银行的所有股权转让给颜氏,而颜氏则注资智星晶圆厂,共同开发300mm晶圆制程工艺;两家合资成立墨智芯片厂,共同开发生产800纳米级(0.8微米)处理器芯片。
颜氏和李氏战略合作的新闻,在八桂省和粤海省经济圈也算是大新闻了,毕竟这也是涉及数十亿元的资金投资。
但是,这个消息在颜墨白金唱片创下世界纪录的特大娱乐新闻下,却显得黯淡无光,淹没在无数喧嚣的娱乐评论中,泡都没冒一个。
除了某些利益相关方的有心人,普通人都没有谁注意过这条在电视播报中只有一分钟的新闻。
颜墨一个午觉睡醒,先后接到父亲和李虎城的电话,知道签约仪式相当成功,两省的许多产经新闻媒体都派了记者参加。
第五百九十三章 抢了父亲的头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