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0章 否极泰来[1/2页]

帝国传说 飞天大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今年九月中旬,鞑子也是由岳托率领一只鞑子军从密云北边墙子岭,毁坏长城,破边墙入边,斩杀明蓟辽总督吴阿衡。多尔衮的左翼军也从于青山关毁边墙而入,两军在北京郊区通州会师。清军再次入关了!
      起因是今年年初,崇祯听取杨嗣昌的建议攘外必先安内。先和鞑子议和,然后集中精力对付中原乱贼。
      崇祯命杨嗣昌和高起潜秘密去和鞑子议和。
      皇太极也一直想整理内部隐患,所以也是答应了这次议和。
      只是事情败露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兵部侍郎卢象生反对最为激烈。卢象生和杨嗣昌尖锐的对立,导致这次议和是不了了之。
      言官纷纷弹劾杨嗣昌,崇祯是怒斥言官,才保住了兵部尚书杨嗣昌。
      鞑子也为了报复,才有了这一次的大举入关。
      紫禁城的崇祯皇帝也是心烦意乱,也号召了天下兵马勤王。加封卢象生兵部尚书衔,总领天下兵马。多疑的崇祯怎会放心卢象生一个人长官天下兵马,又让杨嗣昌坐镇兵部,稍微懂些军事的太监高起潜为监军。
      虽然是越来越多的兵马入卫到京师,崇祯越想越不安心觉得还是不放心沐天泽,在沐天泽入京的大好时机,再让沐天泽回云南难免会放虎归山。
      崇祯在召集天下勤**马护卫京师同时,也对云南做出了部属。
      得知沐天泽到了京城,崇祯就先是密旨送去云南镇南候,让沐文接替云南总兵官的职务。还是不放心又密旨云南、广西、贵州三省巡抚,密切注视沐王府的动向。
      在撤了沐天泽的爵位后,还让锦衣卫监视起了沐天泽,防止沐天泽出逃。
      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的崇祯,在十一月初是一个个不好的消息传来。
      先是在总督天下兵马的卢象生是节节败退无所作为,又收到云、贵、广三省巡抚的八百里加急。
      云南巡抚吴兆元奏折里说云贵总兵官不在,云南参将阮虎不听号令私自出兵贵州,去替沐天泽整理贵州军务。让沐天泽回云南整理军务
      广西巡抚方孔昭奏折里同样说云贵总兵官不在,云南游击阮豹不听号令私自出兵贵州,去替沐天泽整理贵州军务。希望崇祯让沐天泽回云南以防有变。
      而贵州巡抚相对就凄惨了一点,直言现在贵州巡抚衙门被沐王府军接管了,希望崇祯皇帝可以派兵镇压叛军。
      崇祯这次也是没有了主意,又想起了坐镇兵部的杨嗣昌,也招杨嗣昌入宫觐见。
      崇祯现在是对杨嗣昌很是信任,见杨嗣昌到来就询问道:“京师之危,如何解决?”
      他深知崇祯多疑的性格,道:“卢象生对鞑子作战不利,是卢象生不了解鞑子的战法。现如今农民流匪以兴不起不浪,可孙传庭率秦兵入卫,鞑子之危可解。”
      听到杨嗣昌这么说,崇祯的眼睛也亮了。出言道:“那让孙传庭总督天下兵马如何?”
      杨嗣昌脸色微变,道:“皇上临阵换将,是为大忌。”
      崇祯想了想也是如此。
      杨嗣昌在政见上和卢象生不和。这次杨嗣昌主张据城而守,而卢象生主张主动出战,两人是闹得不可开交。
      崇祯也是知道的,只是这时候杨嗣昌还力保卢象生,让崇祯觉得杨嗣昌正直有加。也更是信任的让云、贵、广三个行省巡抚上的折子拿给杨嗣昌看,在杨嗣昌看后。又问道:“杨爱卿如何解决云南之祸。”
      杨嗣昌想了一会道:“如果平西伯要是有反意,就不会来京城。何况沐王府世代镇守云南,忠于大明无功也有劳。”
      对于没有和杨嗣昌有政见纠纷的,杨嗣昌还是很为崇祯着想的。比如杨嗣昌提出的十面张望,打的农民军匪首李自成带十八骑遁入山中,张献忠再次在谷城招降。杨嗣昌主张和鞑子议和,也不能说是全错。
      对于沐天泽在皮岛的大捷,身为兵部的杨嗣昌也是知道的,对沐天泽年纪轻轻有如此谋略也很是钦佩。杨嗣昌还是真实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杨嗣昌看来多个朋友,总比少个敌人强。
      “那现在是爵位也夺了,云南一带也乱了,如此奈何?”崇祯是忧愁道。
      听到这,杨嗣昌跪地道:“老臣说出来怕是有罪,但不说有失为臣本分。”
      “朕恕你无罪,讲。”崇祯也很想听听别人的意见。
      “以现在之局势,应先稳住沐天泽。朝廷放心福建总兵郑芝龙在海外势力,无非是朝廷知道海外有洋人牵制郑芝龙,郑芝龙也需要内陆为后盾。我们何不以同样的方式掣肘平南伯。”
      看了看

第50章 否极泰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