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
桓序之轻笑:“幸好她没有告诉你。”
在萧神爱的追问下,桓序之这才把早朝上的事一一说了。
今日他在早朝后明确把那些折子给驳了回去,直言要立萧神爱为后。
那些朝臣还未反应过来,桓序之又给了他们一击——
他告诉那些朝臣,他此生只娶萧神爱一个,不会纳妃。
“他们就那么接受了?”
“倒也不是,还是用了那么一点手段的。”
至于什么手段,他就不在萧神爱跟前细表了。
“要做皇后了,高不高兴?”
萧神爱点头,她当然高兴。
“不过我不是高兴要做皇后,是高兴要做你的娘子了。”
*
长盛元年冬月初六,桓序之下旨册封萧神爱为皇后。
同年腊月初九,桓序之亲迎萧神爱入宫。
长盛二年冬月十二,萧神爱诞下她和桓序之的长子。桓序之取名为“琮”,大赦天下。
大皇子满月时,桓序之不顾众臣和萧神爱的反对,正式册他为皇太子。
长盛五年八月初五,萧神爱诞下二皇子,取名为“珏”,满月时被册为晋王。
长盛八年六月初六,萧神爱诞下龙凤双胎。三皇子取名为“琦”,册为卫王。大公主小字“珠珠”,册为清河公主。
萧神爱为桓序之诞下三子一女,在众朝臣看来,她的地位稳如泰山。
直至长盛十年,桓序之待萧神爱仍然宠爱非常。
但总有人自作聪明,认为萧皇后就是美如天仙,十年过去了,皇帝也该腻了,之所以还守着萧皇后,不过是因为当年那句不纳二色之言,自己拉不下面子。
于是,在思政殿商议政事之时,就有人出列提出选秀、充实后宫。
桓序之捏着折子,不喜不怒地看着那大臣,意味不明地道:“选秀?你莫不是忘了当年朕曾说过,此生不纳二色?”
他虽然神色不明,可大臣们都低下了头,不敢看他。
这十年以来,他打压门阀、扶植有才能的寒门,虽说让门阀不满,但在天下却积累了极大的威望,可以说是天下归心。
桓序之手握大权已久,那些人越来越不敢触怒他。
那大臣跪在地上,恳切地道:“陛下,此一时彼一时,陛下恪守承诺十年,就算此时纳妃,也没人会说陛下不守承诺。”
桓序之怒极反笑,瞧见他的神色,众人都知道那大臣铁定要遭殃了。而这时,桓序之却和缓了脸色。
而后,众人听到一道软糯的声音传来——
“阿爹。”
众人顿时松了一口气,原来清河公主来了,她可是帝后的掌上明珠,她一来,陛下肯定是不会发火了。
珠珠两岁了,是思政殿的常客。她也不要宫婢抱她,迈着小短腿儿就进来了。
桓序之失笑,三两步走了过去,把宝贝女儿抱了起来。
“珠珠怎么来了?”
珠珠简直就是缩小版的萧神爱,桓序之一看到她,就想到萧神爱小时候,对这女儿那是万般疼爱。
珠珠乖巧极了,甜甜地道:“阿爹,阿娘说今日是中秋,她酿了好酒,等着阿爹一同赏月。”
听她提起萧神爱,桓序之的神色比方才更为柔和。
他抱着珠珠,撇下一众大臣往后宫去了。
经此一事,众臣也都知道了,陛下不纳妃,不是拉不下面子,而是真的爱重皇后,心甘情愿守着她一个人过日子。
帝后的佳话流传至民间,众人艳羡。做丈夫的想要纳妾时,妇人总会提起帝后——
人家皇帝陛下富有四海,都能只娶皇后娘娘一个,你为什么不行?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史载:大周开国皇帝桓序之,乃千古难遇的明君,在位二十年,勤政爱民、四海升平。帝后夫妻恩爱、鹣鲽情深,皇帝不纳二色、不生异姓之子。
长盛二十年,帝禅位太子,携妻远游去也。
第一百一十九章 携妻远游去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