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周行来到永安村的时候,见到的就是一群妇人围坐成了两三个圈,手里都拿着一根细木棒和一小团线作斗争的样子。
另外还有两三个妇人在圈外一边走一边看,其中有一个看起来十分年轻的妇人,还不时地拿起那些人手里的东西查看。
“最基本的针法,我昨天已经全都教完了。”乔叶拍拍手,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刚刚我也简单地走了一圈,有很多人做得都非常不错,当然了,也有些婶子和嫂子们还存在一些不足,但这都没关系,熟能生巧,以后大家做熟了,自然而然地就不会出现错针、用力不均等一些问题。”
“做得好的,更要勤加努力,做得不好的也不要灰心,哪怕这门手艺咱们学的不好,等以后作坊大了,村子里早晚还得买纺车自己纺线吧!那以后是不是还得种棉花,种柞树养蚕?线都纺了,布料咱们也可以顺便出了。”
“所以咱们以后活多得很,铺子也会越开越多,有道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伙不用着急。”
“乔先生,要真像你说的,那到时候咱们岂不是也能开一间像薛家布庄那样的铺子了?”
乔叶笑了笑,每次听大家这么叫她,都让她有种分裂感,“一间哪够,往后咱们把附近的村民都雇佣过来,争取把咱们铺子开到每个府城。”
“你嫂子还挺有志向的啊!”
“那是!我嫂子可厉害了!”白荣摇头晃脑地从鼻子里发出哼哼声,就差把我嫂子天下第一写在脸上了。
“那你嫂子有没有说让你和我去从军啊?”
“从军固然好,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有更稳妥的,何必非要去拼命呢?”乔叶朝周行施施然地行了个礼。
刚刚白荣一被周行找了出去,白刚就赶紧来找乔叶。
“稳妥?什么稳妥?经商吗?”周行面带不屑,“我还当你真的有多大见识,看来也不过如此。”
“你,你说什么呢?”白荣听不得有人说乔叶不好,直接就炸毛了。
“大人也知道士农工商,以读书入仕岂不是更好?”乔叶微微一笑。
“读书?就他?”周行难以置信地看了看白荣,“连水深火热都能记错的人,你要让他考科举吗?”
“或许大人觉得白荣的箭法不错,人也有些小聪明,可你让一个大字不识的人跟你去从军,难不成是要让他做一辈子的兵卒吗?”
“读书可以使人明智,你都没让白荣试过,就怎知他不是读书那块料呢?”乔叶直视周行的眼睛,不躲不闪。
“可他现在都多大了,恐怕连三百千都没读过吧?等他考进士,怕不是要七老八十!”
“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以白荣的年纪还是能有可为的。”乔叶拍拍白荣的肩膀,“还不算太晚。”
“而且,我也不是完全不让他参军,只是白荣现在年纪还小,若真想从戎,与其在里面靠挣命出头,不如先从认字学起,熟读军书,学会兵法,届时岂不是更能为大越效力?”
&nb
第三十七章 交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