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纵深作战理论[1/2页]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南边不亮北边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阿嚏!
      牛府内,苏?一个喷嚏打了出来。
      他正在和朱棣讲解着一些兵法的运用,说的那叫一个慷慨激昂。
      前世作为一个热武器爱好者,苏?扯扯这些兵法还是有点东西的。
      比如十分经典的大纵深作战理论。
      依托于武器装备的发展,这套由前苏联军事家整合形成的大纵深作战思想,对于热武器作战,还是很具备指导思路的。
      当然,从现代明朝火器的发展水平来看,这大纵深作战思想,依旧是超前的。
      但不超前的话,又怎么能在朱棣的面前当兵法老师呢?
      眼前的可是朱棣!
      作为记忆里的明成祖,苏?对于朱棣不敢也有丝毫的轻视。
      读书方面朱棣不太行,但打仗他是真的在行。
      朱棣的老师,不用说,全都是大明的开国名将,苏?虽然也是个军事爱好者,但爱好者和实际领兵作战的大将之间有多少差距,苏?心里还是知道的。
      所以,不能讨论现在的兵法,得论未来的兵法。
      “战争方式的变化,来自于武器的变化,而武器的变化则会导致作战理论的更迭,火器已经出现,而未来的战场,也必定是火器的时代。”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战场,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完善的作战理论支撑,兵团和部队之间的战斗队型中应建立突击群、牵制群、预备队以及火力群。”
      “突击群用于主要突击方向上实施进攻:牵制群用于辅助突击方向上作战,其任务是转移敌人的注意力,保障突击群的顺利进攻;预备队用以完成战斗进程中突然出现的任务;火力群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突击群的快速突破。”
      ……
      苏?侃侃而谈,大纵深作战理论,在他的口中不断的朝着朱棣输送着。
      苏?并不担心朱棣听完之后能去实践多少,因为现在的武器发展水平,制约了这个理论的应用。
      毕竟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出现背景,便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如今不过是大明朝刚刚建立,时间还差得远的。
      不过,此刻的朱棣,倒是被唬的一愣一愣的。
      苏?的描绘里,虽然有些作战,在朱棣看来难以做到,但这完备的理论体系却深深的吸引了他。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明和苏联有一定相似的地方,都是一个巨无霸的大国。
      那么作战的话,注定是正面战场为主。
      所以,这大纵深作战理论,还真是适用的。
      朱棣认真的听着,虽然脑海中有许多的疑惑,但这些疑惑之前,首先是要记住苏?说的内容。
      足足说了一个时辰,苏?才将这大纵深作战理论给朱棣叙述完。
      当然,内容并不是很完整,因为苏?只是爱好者,知道的就这么多。
      “好了,你先消化一下,之后有什么问题再问我吧。”
      苏?看向朱棣,淡淡道。
      超越了时代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朱棣想要理解肯定是困难的。
      比不过苏?对于这位未来的明成祖,还是很有信心的。
      朱棣那是谁?
      那可是创造了历史,以一介藩王之身,孤军直入应天府,成功登顶,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这样的人物,天生就是打仗的料。
      “是,苏先生。”
      朱棣回答道,随即开始自发的理解苏?所教导的理论。
      苏?则是坐在桌前品起了茶,慢慢悠悠一点也不着急。
      在这牛府的几天,苏?分析了自身的处境,目前来说,安全是肯定安全的。
      毕竟是朱元璋安排的府邸,其他人是绝对不敢有任何小动作的。
      但同样的,之前对自己下手的家伙,肯定也不会再动手了。
      离开?
      朱元璋这边虽然没有表达出要囚禁的意思,但这是两人各让一步心照不宣的结果。
      苏?暂时留下,朱元璋也不限制苏?的人生自由。
      但如果苏?想走的话,一切就不好说了。
      仁远伯这个事,苏?现在也想明白了,朱元璋的封爵,都通过民报书报昭告天下了,已经是不容修改了。
      这个时候,自己说拒绝,显然是不现实的。
      皇帝乃是九五之尊,这要是这么容易被驳了面子,那岂不是平白失了皇家威严。
      但苏?同样知道,这爵位和官职,是两码事。
      封爵制度,一开始是宗法制度,主要是皇帝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授予的荣誉称号。
      后来呢,渐渐的有功之臣也可以受封爵位,有爵位不等于有官职,有官职也不等于有爵位。
      爵位可以世袭,而官职没有世袭的说法。
      虽然到了明朝,封爵的全部都是有功之臣,也有着加官进爵的说法,有爵位的,肯定都当官,还是大官。
      但自己还没当官,做一个只有爵位的伯爵,未尝不可。
      至于为什么不入仕,主要的原因还是皇帝是朱元璋。
      别看现在的老朱对自己不错,但到了末年大杀朝堂众臣的事情,苏?可是记得的。
      开国分封了三十四位功臣,除去病死的,善终的几乎没有。
      开国功臣啊!
      这些可不是阿猫阿狗,下场都如此的凄惨。
      苏?是有自我认知的,现在的自己的确因为一些先进的知识理念获得了朱元璋的青睐,但实际上,自己和朱元璋之间,并没有很深厚的感情。
      老朱连和自己征战多年的老伙计都能下得去手,对付自己这么一个半道出现的年轻人,又有什么不忍心的呢?
      虽然自己和朱标关系很好,马皇后也相当的喜爱和欣赏。
      但朱元璋太能活了,身子骨硬朗的不像话。
      早年起义南征北战,那是时刻奔波一直没停过。
      当了皇帝之后,又是整日高强度,全年近乎无休的工作学习,一刻也不停歇。
      就这样,朱元璋还能在帝位上待三十一年。
      这什么概念啊!
      中国历史上,在位超过三十一年的皇帝,也就25个,这还是把蜀汉后主刘禅后蜀后主孟昶这种的都算在里面了。
      而在朱元璋之后的,还有六人。
      就是说,到朱元璋为止,一共不超过20个皇帝在位超过三十年。
      这已经是非常可怕的存在了,朱元璋这种的铁人,历史少见。
      所以,基于这个考虑,苏?认为

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纵深作战理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