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九十七章 我出生之前的东西都是理所当然[2/2页]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南边不亮北边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好,苏先生,那咱们就来谈一谈这科举教育体系到底该如何确立推行下去。”
      宋濂点点头,当即进入了工作状态。
      接下来的日子,宋濂便每日往返于翰林院和牛府之间。
      没错,《元史》的编纂宋濂还是得主持,这边科举如何改进的事情他也得参与。
      老朱用人就是这么一个特点,只要用不死就往死里用。
      即便是宋濂这样的年纪,依旧是没有得到朱元璋任何的优待。
      而宋濂最近的行径,也被朝堂之上的官员给注意到了。
      尤其是杨宪。
      自那日询问苏?的事情被朱元璋训斥之后,杨宪的心里对于苏?便越发的在意起来。
      翰林院外。
      杨宪缓步而来,与几名翰林学士一一打过招呼。
      毕竟是中书省官员,这杨宪对于大部分的官员来说,都是相当脸熟的。
      “宋承旨,可有叨扰啊?”
      杨宪一见到宋濂,立刻笑呵呵的说道。
      按照官阶来论,杨宪此刻是要比宋濂高些的,但杨宪这态度,咋一看似乎他才是那个下官。
      这就是杨宪,即便此刻的他内心已经有着无比强烈的欲望,他依旧能在表现上让人看不出分毫。
      从某种意义上说,杨宪和胡惟庸是非常类似的人。
      “杨大人,你怎么来了,难道是陛下又有什么吩咐了?”
      宋濂朝着杨宪问道。
      杨宪深受朱元璋的信任这件事,基本上百官都知道,虽然和苏?受到的宠爱没法比,但比起其他人就要高很多了。
      “没有没有,宋承旨,我只是自己过来看看你而已,与陛下并无关系。”
      杨宪立刻说道。
      打着朱元璋的旗号干事,此刻的杨宪还是不会干出来的。
      宋濂疑惑道:“那杨大人来我这是所为何事?”
      杨宪这样的重臣,没事不可能来翰林院闲逛的。
      杨宪顿了顿,左右看了一眼问道:“宋承旨,最近你可是经常去见仁远伯了?”
      虽然朱元璋让杨宪别打听苏?的事情,但杨宪阳奉阴违的本事不小,一直都没放弃打听苏?的事情。
      只不过,能打听到的事情,很少。
      原本他是不打算来问宋濂的,但一想到那日朱元璋的训斥,杨宪便认为苏?此刻是他最大的阻碍。
      没错,自李善长病了之后,杨宪便已经放下了针对李善长了。
      或者说,暂时将主要目标转移到了苏?的身上。
      “不知杨大人问这事做什么?”
      宋濂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别看宋濂是个老学究的样子,但能在老朱手底下教导朱标多年,不可能一点政治智商都没有。
      苏?现在就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没事的话宋濂是不会透露任何消息出去的。
      毕竟朱元璋带他去见苏?都没有主动袒露大明天子的身份。
      这点事情,宋濂心里门清,更不要说此时的宋濂眼睛上还带着苏?做好的眼镜呢。
      对于宋濂的疑惑,杨宪早有所料。
      他立刻道:“宋承旨,是这样的,你也知道,仁远伯自从被封爵位之后,这都过了快一个多月了,还是没见到人,陛下的封爵之令,还是得由中书省颁布,流程还是得走一下的。”
      杨宪准备很充足,直接将中书省搬了出来。
      所谓中书省,按照苏?上辈子的情况划分,大概就是gw院,负责的内容是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也就是说,朱元璋各种诏令,理论上都得从中书省走出去,才算是正式生效。
      当然,这是理论,实际上老朱直接说的话比中书省管用很多。
      杨宪这里,便是找了个借口。
      朱元璋在早朝宣布的封爵命令,中书省自然要颁布,但这是封爵的诏令,颁发的对象是苏?。
      而苏?被朱元璋一直雪藏了起来,不要说中书省的官员了,文武百官见到苏?的就没几个。
      这颁给苏?的封爵诏令,那就一直都在中书省积压着。
      这个理由,非常的政治正确。
      即便是之后被老朱知道了,杨宪也很容易的就能解释。
      “原来如此,不过此事杨大人不应该来找我,而是应该去找陛下。”
      只可惜,宋濂的回答,根本就不是杨宪想要的。
      完全没提苏?的事情,直接打发杨宪去找老朱了。
      开玩笑,宋濂现在已经是彻底认清了苏?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杨宪这种的套话,对他压根就没用。
      杨宪面色微漾,但依旧保持着笑容道:“既然宋承旨不方便说,那我也不勉强,陛下对宋大人你的工作也是相当的关注,宋大人继续努力,我就不打扰了。”
      说完,不等宋濂回复,杨宪便直接转身离开了。
      宋濂看着杨宪离去的背影,心思微动,杨宪打听苏?的事情,这事怎么感觉怎么有些怪。
      而此刻从翰林院离开的杨宪,脸色彻底的沉了下来。
      这些日子,他多方打听,也就知道了苏?先去了宝源局呆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去了农学院。
      至于到底去做了什么,见了什么人,又接受了朱元璋什么吩咐,那是一概不知。
      这样的感觉,让杨宪很难受。
      因为当年他也是被朱元璋这般信任,他所做的事情,除了他和朱元璋,便没有其他人知道了。
      所以,此刻杨宪认为,苏?是他继续往上爬的一个巨大威胁。
      该怎么打听苏?的事情?
      此事成了杨宪心中的一个大难题。
      至于此刻的苏?,则是按照对上辈子义务教育的记忆,开始不断的为科举改制添砖加瓦。
      科举是一定要改的,但到底如何改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苏?自始至终都觉得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即便他已经用上辈子的教育体系忽悠的老朱都快瘸腿了,但时代不同,发展不同,观念和思想不同,照搬肯定是不行的。
      难难难!
      宋濂这个老学究虽然主持科举改制的事情,但思想上依旧是难以更改,很多东西,说着说着就跑到了之前的老路上去了。
      而此刻的奉先殿内,老朱被积压的奏折搞的已经有些心烦了。
      汪广洋干的事情是丝毫没有改善。
      (本章完)

第二百九十七章 我出生之前的东西都是理所当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