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二十七章 我苏璟一诺,亦可抵千金[1/2页]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南边不亮北边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苏?的话,直接把老朱给问住了。
      皇帝无德,百姓还要爱戴吗?
      “苏?,你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朕不贤明的话,你要造反不成?”
      朱元璋看向苏?,怒目而视。
      苏?笑了笑,说道:“陛下,你又是何故造反呢?”
      这大明建立不过才第三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那正是刚刚才发生没多久的事情。
      造反?
      老朱不就是造反才建立了大明,登上了皇位么。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别岔开话题,朕问的是?茫
      苏?的能力,若是用来造反,那绝对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威胁。
      老朱最担心的,也正是这一点。
      苏?的能力,用来治理大明,那是国之栋梁。
      但若是用在其他地方,危害也是极大。
      “哈哈哈哈!陛下,这可不像你。”
      苏?笑了笑说道:“你可是开局一个碗,打下了大明这诺大的天下,论造反,应该没有人比你更精通。”
      “陛下觉得我作为一个商人,会做如此高风险的事情吗?”
      朱元璋冷笑一声道:“商人,那不就是追逐利益么,为了利益,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苏?摇头道:“此言差矣,真正的商人永远只赚自己能赚的钱,高利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我可不是那种脑袋被冲昏了的商人。”
      “苏?,何必顾左右而言他,朕的问题,你还没有正面回答。”
      朱元璋压根就没有被苏?绕进去,就是要听苏?直接的正面回答。
      苏?沉默了。
      片刻之后,他看向朱元璋道:“陛下,若你不是贤君,那草民造不造反不清楚,但肯定会目无君父。”
      话都到这份上,说些没人相信的话也没啥意思。
      苏?相信,老朱是知道自己的态度,只是想要让自己亲口承认而已。
      “大胆!”
      朱元璋骤然暴喝,眼神之中满是杀气。
      这可比刚才要恐怖多了,就像是真的要杀死苏?一般。
      只是,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苏?依旧沉着淡定。
      “陛下,我刚才说过了,我的胆子是由陛下你决定的。”
      苏?缓缓说道:“又或者陛下认为我刚才的话说错了?”
      朱元璋一言不发,但散布着杀意的眼神依旧死死的盯着苏?,就像是无言的审判。
      苏?毫无畏惧,就这么与老朱坦然对视。
      生与死,仿佛就在一念之间。
      又不知过了多久,朱元璋开口道:“苏?,你觉得标儿会是一个明君吗?”
      话题跳转的有点大,但苏?领悟到了老朱的意思。
      苏?比老朱年轻不少,若是苏?不杀,那么很有可能老朱自己会走在苏?的前头。
      而朱标比苏?更年轻,应该是能熬的过苏?的。
      “若是太子登基,保底也是个守成之主。”
      苏?回答道。
      “若是?苏?,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眉头一蹙,杀气渐缓,但凝重之色,丝毫不减。
      现在的老朱可是把朱标当成了大明王朝的唯一继承人,是不会允许出现任何的意外的。
      苏?说道:“陛下,未来之事,变化无常,草民只能说‘若是。”
      “标儿可是你的学生,你连这点保证都不敢吗?”
      朱元璋冷冷道。
      如果是其他人说这种话,不,其他人根本不敢说这样的话。
      偏偏是苏?,偏偏苏?已经成功预测了那么多的事情,这也就由不得老朱不在意了。
      他甚至没有介意苏?说朱标是个守成之主。
      苏?摇头道:“陛下,我苏?只是个商人,皇位更迭之事,与我相距太远,太子是我的学生,我自当尽力护住学生,但也唯有尽力而已。”
      要说这皇位的事情,苏?知道了原本的历史没说,这是隐瞒。
      但对于朱标的师徒之情,苏?是没有作假的。
      如果可能救下朱标,苏?肯定会全力而为之。
      听到这话,朱元璋的脸色总算是缓和了下来:“苏?,朕希望你永远记得你说的话。”
      “陛下与草民相识时间也不短了,陛下可曾听过草民轻易许诺过什么事?”
      苏?认真道:“我苏?一诺,亦可抵千金!”
      “你觉得朕是缺钱的人吗?”
      朱元璋没好气的反问道,但脸上的表情,越发的轻松起来,这也代表着谈话的氛围变得轻松起来了。
      越是不轻易许诺的人,那么诺言就越发的珍贵。
      苏?笑道:“陛下真不缺钱吗?我怎么听到陛下要印宝钞?”
      要说老朱个人,那肯定是不缺钱的,但作为皇帝,老朱相当的缺钱,而且缺钱缺到了一定的地步。
      大明诺大的疆域,无数百姓,治理起来,方方面面都要钱。
      现在大明刚开国,百废待兴,朱元璋奉行的主体国策是休养生息,对农民的税收很低。
      重农抑商又导致了商业不发达,这样一来,无论是农税还是商税,其实都不算多。
      接连的北伐,亦是消耗了国库大量的钱财粮草。
      穷!
      大明是真的穷。
      事实上,在华夏大地所有的封建王朝之中,大明朝的国家税收,一直都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
      这与朱元璋这位开国皇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谁和你说朕印宝钞就是缺钱?苏?,你不要妄自揣测。”
      朱元璋一脸不服气的说道。
      大明宝钞这事,他已经想了不少时间了,缺钱的因素肯定有,但他不承认这是主要因素。
      苏?也没有多争论,只是淡淡道:“陛下还是当心些好,印钱的事情,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纸币和铜币或者金银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超发货币的后果,苏?作为一个商人,肯定是清楚的。
      只是,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这方面的经济理论,似乎还有所欠缺,否则也不会如此草率的发行大明宝钞了。
      “苏?,此事你就不要多管了,朕自有考量。”
      朱元璋摆摆手,并没有多聊。
      终究是皇帝,这国库方面的事情

第三百二十七章 我苏璟一诺,亦可抵千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