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八章 风起洛阳[1/2页]

汉末:糟糕,我爹是张角 黑眼圈先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郭奎死死的盯着眼前的李巡,眼中闪过一抹浓浓的杀机。
      郭奎是太尉府西曹掾,明面上是太尉邓盛的人,实则早已效忠十常侍张让,如此机密,知晓之人不到一手之数,这个李巡又是如何知晓的?
      李巡见郭奎如此眼含杀意的看着自己,他的脸上毫无慌张,显然早就预料到郭奎会有这样的反应。
      “曹掾放心,我李某人向来嘴严,绝不会将如此机密之事说出去的。”李巡微微一笑道。
      郭奎眯了眯眼睛,低声问道:“此事除你之外还有何人知晓?”
      “无人知晓。”李巡答道。
      郭奎并不相信李巡的话,但表面上还是试探的问道:“你来找我,想必不是代表赵郡李氏吧。”
      李巡颔首道:“明人不说暗话,我身后的那位,在冀州坐拥四郡之地,拥兵十万。”
      郭奎一惊,诧异道:“皇甫嵩?”
      刚一说完,郭奎又觉得不对,皇甫嵩虽然统率着数万兵马,但那些兵马都是朝廷的官军,并非皇甫嵩的私兵,何况皇甫嵩不过一员外将,从不参与党争……
      想到这里,郭奎一脸惊讶的看着李巡,细问道:“你代表的是黄巾乱军!?”
      李巡笑而不语,只是抬起茶杯,细细的抿了一口。
      郭奎深吸一口气后,低声威胁道:“你是疯了吗?你信不信我去窗外一喊,不消片刻便会有官军前来捉拿你!”
      “若仲仁兄真有此意,也不会在这里威胁于我了。”李巡笑道。
      郭奎看了一眼帘子外面的乐师,低声喝问道:“你到底想干什么!”
      李巡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子,丢在了郭奎面前,淡淡道:“我说过了,希望曹掾为我引荐张常侍。”
      郭奎虽然一直盯着李巡,但他的心里却在衡量着其中利害。
      黄巾乱军在冀州的确势大,朝廷先后换将两次,皆无寸进,黄巾乱军在冀州隐隐有站稳脚跟之势头。
      近日在朝堂上争执最大的便是冀州战事,为此,陛下大怒,罢免了不少官员。
      此时黄巾军派人来接触张常侍,其中或许有着些许的深意,郭奎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此事不是自己能够定夺的。
      郭凯拿起桌上的钱袋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金饼,从数量上来说,应该有十金。
      “我可以帮你引荐张常侍,但不能保证他老人家一定会答应见你。”郭奎试探道。
      李巡看向郭奎,含笑道:“我家少主张昊,乃张角之子,坐拥冀北四郡之地,战将千员,带甲十万,愿为张常侍手中的一把利刃!”
      “嘶……”郭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黄巾少主张昊之名,郭奎这个太尉府曹掾自然是听说过的,至于坐拥冀北四郡,此事还未传至洛阳,至于什么战将千员,带甲十万,估计也是个虚数。
      不过黄巾军在冀州势大,连卢植和皇甫嵩这样的良将都无可奈何,可见黄巾军在冀州已经成了气候。
      如今朝廷为了镇压各地乱军,国库耗损极大,可战之兵也已所剩无几,才不得已下令各州郡自行募兵剿灭乱军。
      若这个时候,张常侍能将黄巾军招安,对于朝廷,必然是大功一件,何进之流也定然是无话可说。
      不仅如此,招安了黄巾

第五十八章 风起洛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