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李双吉对此心知肚明,只是在航空领域占了便宜,便无法再在陆运方面开口。
商话谈完,转而谈向文化。
与老人沟通时注重请教,切忌自持己见对其反驳,这是保持良好关系的不二法门。
但将话题转向李白,再以外国后人的身份对其否定,林锋觉得真心没有这个必要了。
古人云:学富五车。
然而古代所谓的\"学富五车\",不过是竹简所记载的内容,若是将知识量化还不如今天一个小学生的文化量高。
但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再俯下身来对古人进行否认,就有些吃饱了打厨子的意思了。
这...也是南高丽国的民族性格之一!!
脱胎于古华夏文明的文化,自以为进行好了便开始对过去否认,不过所以林锋并没有进行反驳,这老鳖犊子怎么开心怎么来就是了。
临别之际,李双吉命人将字裱起,不无得意的说道:\"这幅字送给林生,预祝天庭长风破浪。”
霎时间,林锋如吃了苍蝇般恶心。
不禁联想到某大师捐款30元,又上书写下\"厚德载物”四个大字,真不知道30块钱的\"德\"是怎么载起的物。
正如此刻假借否认李白,实际却在否认华夏文化理念的李双吉,居然还腆着脸写下李白的诗送给自己。
名人字画别管写得如何,三星创始人的身份摆在那里,只要等李双吉哪天蹬腿归西,字画必然大幅升值。
对于资本而言,最不相信故事。
\"多谢李会长...\"
林锋接过裱字,一挑眉毛说道:\"无功不受禄,我也送您一幅字。”
\"哦?倒是要见识一下。”
李双吉没想到林锋年纪轻轻居然懂得书法,不禁有些尴尬。
谁知,林锋竟然拿出随身签字用的钢笔,在白纸上写下: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
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前后完全不对称,又没有华夏诗歌的押韵,也不知出自哪位大家的手笔,什么典故?
李双吉细细品味这句话,从中却得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首《寻李白》是香江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余光钟先生今年的现代诗,李双吉要是能知晓才特么算见了鬼呢。
诗词的含义暂且不论,此刻送给李双吉以及南高丽国的民族性格,却是再合适不过...
回到香江,林锋特意前往高盛,与伯内特再次谈及购买客机。
不仅是太古航空需要购买大量客机,准备与三星联合成立的\"文举航空”,同样需要大型客机与大量小型客机。
这样一份订单,足以在空客心中,再加重一次?码令其心智动?e。
\"林生这么看好南高丽国的经济发展吗?\"伯内特尝试性问道。
美利坚高盛不是没打过南高丽国的主意,但却认为其国家发展潜力十分有限,先天地理位置又充满不确定因素,投资的价值实在不大。
第426章寻李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