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崇祯十一年八月上,红土堡外来流民已达四千余众,现阶段每日需耗粮约20石,随着流民人数的增加,红土堡的粮食压力越来越大。
      饶是红土堡刚刚经历了大丰收,也难以支撑。
      两万五千石粮,还不够?
      逗我呢?
      还真不是。
      两万五千余石粮食,看似很多,但按大明税收制度,大明中期军户只需纳粮十二石,余粮军户自留。
      不过以往的军户别说自留粮,就是正税十二石粮都交不起。
      没办法,朝廷给出了最低限,每户纳粮六石。
      就这么少的粮食,军户们交完之后,家中余下的粮食都不够吃饱的。
      万幸的是,今年在苏武肥料种田的措施下,每户收粮都有一百二十余石,这才按规定交上了十二石的税。
      红土堡及辖区所有在籍军共有两百多户,税粮共计两千五百余石。
      这些粮多么?
      按照以往年份肯定是多,但是现在红土堡每日施粥耗量20石。
      这些粮食最多能称三个月,这还是在流民不增加的前提下。
      再加上,苏武又征集了所有流民青壮参加训练,他们的口粮、武器装备...更是个天文数字。
      另外崇祯十年第一批四五百人近一百户的流民已转入了军籍,这些新军户也是要授田开荒的。
      为了开荒,剩余的灾民也被征集起来跟随许广、卢二两人参与劳作。
      因为劳动量大了,流民口粮消耗也再次增加,达到了近40石每日。
      还有就是,一旦开荒,就要打井,疏渠,建水车,制作化肥...
      一桩桩一件件每个都要花钱。
      “两千五百石粮食恐怕连一个月也撑不到。”卢淑计算完毕后无奈的说道。
      了解清楚后,苏武也是惊得张大了嘴巴。
      草,自己什么时候变了。
      去年还是守财奴,今年自己怎么成了散财童子了。
      “堡内还有多少存银。”
      卢淑翻了翻账册,摇了摇头道:
      “算上沫兮姑娘捐献的八百两,和剿匪入账的一千余两,红土堡自你上任以来共收入白银八千余两...”
      “已支出四千三百余两,待支出至少六千两...”
      你妹啊?
      什么时候,自己的资产成负数了。
      呜呜,自己辛辛苦苦的攒钱、连肉都不舍得吃,最后却落得欠债的结果。
      欠债?
      自己好像、似乎还借王朴两千两白银,两千石粮食。
      当时怎么说来着,秋收还,而且是加息还,自己还立了字据,按了手印。
      完了,彻底完了,自己不仅是欠债,还成老赖了。
      不行,自己作为新世纪的五好青年,绝不能做老赖。
      “许二柱,你现在立刻马上,带兵去剿匪。”
      “记住,所有的缴获要归公!”
      为什么这么着急?
      老子缺钱比缺血还急。
      许二柱去了,带着一百余全副武装的军丁去了。
      只是,红土堡附近,像牛心山那样规模大的土匪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十几,几十人的小型土匪。
      相应的许二柱的缴获也少的可怜,没日没夜的干了十几天,才缴获三四百两白银,几十石粮食...
      苏武看着这些缴获,老泪纵横。
      看来自己这老赖,要当定了啊...
      “接着再剿。”
      “大人,附近已经没有土匪窝了。”
      ...
      “那就去北西路、威远路、去冀北道、去大

第59章 钱粮危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