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7章 李世民懵了!咋回事?太上皇不是快死了吗?[1/2页]

大唐十万里 小楼尽春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日头不知不觉就下去了。
      李世民合上了手里大安宫近些天的来往记录,稍稍疲累的瘫于座椅之上。
      他的手指轻轻点着案桌,目光望着殿外渐渐腾起的大片夕阳红,有些不理解。
      这几个月,李承乾的名字,几乎没有单独出现过。
      每次出现,都是和长孙皇后一同前往拜访,倒是长乐,是出现在名单上最多的那一个。
      除了和长孙皇后一同去外,还时常带着弟弟妹妹前去拜见外,时不时还会自己给李渊送去一些她觉得很好吃的点心和瓜果。
      可是李承乾向来百官赞叹为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
      不过片刻后,李世民心里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
      那就是,李渊和自己的关系,终究是有些微妙。
      李承乾作为大唐太子,若是一直出入于太上皇寝宫,怕是闹出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样的考虑,是很正常的。
      李世民让自己接受了这个理由,但还是有些控制不住心中升起的烦躁,把大安宫的记录丢给了左丘。
      抓起来桌上的茶杯,一口饮尽。
      “张楚来了么?”他问道。
      左丘恭敬地双手捧着大安宫记录典,回答:“回禀陛下,秦川县子张楚进宫已经有一阵子了。”
      “先是去了立政殿,片刻从皇后娘娘那里出来后,便去了大安宫。”
      “一直到现在,还没有离去。”
      “随行的,还有越王殿下。”
      李世民抬头看了眼左丘,微微颔首:“李君羡。”
      他又看向了李君羡:“太医署那边,可有法子?有没有太医去大安宫?”
      李君羡拱手道:“陛下,何署正没有前去大安宫,他说前几日刚刚去了,现在正在给太上皇研究一剂新的药膳。”
      “等会煎制好了,便会送给太上皇去。”
      李世民站了起来,朝外走去,边走边说道:“让他送去大安宫前,先告诉朕一声。”
      “就说,朕在立政殿等着他。”
      “诺!”李君羡应道。
      左丘把手中大安宫录典交给了旁边的一个公公,示意他放回原处,便紧紧跟上了李世民。
      “皇后在干什么?”李世民随口说道。
      “皇后娘娘正在和长乐公主殿下聊天呐。”左丘躬身道。
      “长乐回来了?”
      李世民微惊,不由步伐更快了些。
      当他抵达立政殿的时候,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正一人抱着一个,小兕子和稚奴缩在姐姐和母后怀中,正用力的比着谁的眼睛能睁的大呐。
      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陛下。”
      “父皇。”
      随着女官一声通禀,长孙皇后和李丽质急忙齐齐站了起来。
      母女俩心情看上去都很不错,一直聊到现在还都没有疲倦的意思,要不是李世民的到来中断了两人的聊天,怕是天色昏暗了都不会停下。
      “坐。”
      李世民随意的挥了挥手,笑呵呵的望着李丽质:“长乐,这几日,又黑了不少啊。”
      “什么时候回来的?”
      李世民闲聊道。
      “回父皇,也是下午刚不久,只因好久没见母后了,一时间忘了时辰,忘了给父皇你汇报制盐的情况。”长乐笑着说道。
      李世民眼睛一亮:“情况怎么样了?”
      “一切顺利,父皇,秦川中的制盐作坊,一天已经可以生产三十担。”
      “数量虽然少,但是父皇,儿臣已经彻底掌握了制盐之法,接下来只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就是了。”
      “再过十日,儿臣想着就可在长安,开售,试一试情况。”
      “等到来年春,将可以满足整个长安的食盐消耗。”
      说着自己的专业方面,李丽质很兴奋。
      这件事,做起来真的很有成就感,令人心潮澎湃。
      “奥?”
      “是嘛?”
      李世民眼角轻颤,忍不住的露出欣喜:“若是如此,蒲州每年供于长安和洛阳食盐的职责,你岂不是很快就能取代?”
      长乐轻轻吸了口气:“父皇,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儿臣有信心,明年冬天,可以取代蒲州之责任。”
      “但,若是杂事多的话,儿臣无法保证。”
      蒲州。
      就在长安北边,距离长安和洛阳不远,乃是用日进斗金来形容,都有些小瞧它了。
      被几个世族大家牢牢控制着,可以说是吃的满嘴流油。
      其实,说来蒲州的盐池,原本是掌握于朝廷手中,可是因为武德年间,大唐多年用兵,李渊便把这些盐池卖给了世族集团,而获得了大军所必须的粮食,钱财,武器,衣物等等。
      等到李世民登基后,查询大唐朝廷手中所掌握的盐池,才发现,武德年间已经大多都抵给了世族大家,他不是没想过收回。
      可是,对方倒是也讲理,就说可以归还,只需要李世民把之前借他们的钱粮等等一切折算成银钱,然后再算上这么多年的利钱,就可以成交。
      没办法,李世民最终失败了。
      当时刚刚进入贞观,内忧外患,这么多年光利钱就已经是天文数字,而且,李渊从中更是处处作梗阻止,他还想着从李世民手里夺过那个位子,所以刚开始也没少和这些世族大家行见不得人的事情。
      为了帮着他们阻止李世民收回,甚至

第137章 李世民懵了!咋回事?太上皇不是快死了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