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鱼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除了他答应的事情之外,他都告诉了宋小冉。
宋小冉听后,只是无声的掉着眼泪。
李鱼找了一家早餐店,点了一些吃的。
这家店,他们在中学的时候就经常来,这么多年了,一直都在,只是他俩很久没来过了。
店老板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当她看到李鱼跟宋小冉的时候,愣了愣,然后立刻惊喜的问道:
“是李鱼跟小冉吧!哎呦,两三年没看见你们了,都变成大小伙子,大姑娘了啊,越来越好看了。”
这老板娘认出他们俩以后,立刻拉着他俩说了说话。
宋小冉即便再伤心,也强行稳了稳情绪,陪着聊了几句。
吃完以后,老板娘死活没要钱,哪怕李鱼扔下钱想要跑,人就又追上来了。
李鱼也就不耽误功夫了,把钱收了,开车往回走。
把宋小冉送到门口以后,李鱼说道:
“那,我先回家了,你先稳一稳,就算天要塌下来,这不还没塌呢嘛,你别身体先垮了,而且让宋叔看你哭成这样,他也难受,先好好的。”
“嗯,知道了,你快回去吧,路上慢点。”
“嗯。”
李鱼其实是想守在这里的,但又不太合适。
他没有说,让小冉有事儿给他打电话。
因为,如果再有事儿的话,很可能就是宋远清已经...
所以,他不想说,也不想收到消息。
虽然,这种想法是在逃避,很荒唐,也半点用没有,但能让李鱼的心里稍微舒服一点。
李鱼回到家的时候,李家老两口都是一愣。
“你怎么回事儿!怎么回家这么勤快呢!你是不是在学校惹什么事儿!”
李鱼叹了口气:
“哎,我倒是希望我这次回来是躲债甚至躲仇家的,但是...”
李鱼也没瞒着爹妈,毕竟也没瞒着的理由,就把宋远清的事情说了一下。
李家老两口的眼中顿时也满是哀伤之色,尤其是李鱼老妈,已经抹起了眼泪。
他俩感叹着,宋远清才四十出头,就生了这种病,真是好人没好报啊。
而这,也算是给李鱼敲墙了警钟。
他觉得得让爸妈从现在开始,每隔两个月就定期检查一下身体。
而且,他以后等资金充足了,也得把这件事在农村普及开来。
毕竟农村嘛,首先是医疗设施差。
他们这里是平原上的村子,而且经济交通还比较发达,所以算好的,再不济,每个村子都有个诊所或者医院。
而偏僻的山村就很难了,有的为了看个病,得走很久的山路,而且能找到的也可能是赤脚医生,反而可能把病情搞得越来越严重,还什么都不知道,有的真真是都快死了,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病因。
这太让人难过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城市的平均生命要远超农村。
而且越发达的城市,平均寿命也就越长。
医疗条件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看病意识了!
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也最难搞的。
农村人,尤其是年纪大点的,有点小毛病,或者感觉不舒服了,就硬挨着,一是心疼钱,二是觉得没什么大事儿,睡一觉,喝点热水就好了。
但殊不知,久而久之,小病就容易酿成大病。
可偏偏这些人又很固执,哪怕子女劝说也不太听。
李鱼想要改善这一点,既而想到了更远大一点的事情。
那就是改善整个国家的农村的条件!
他爸妈虽然现在种的地已经很少了,但在他爸妈年轻的时候,那基本就是靠种地生活,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而到现在,很多地方也依旧有着靠天吃饭的“全职”农民。
这些农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农民,每年辛勤劳作,到最后,一年的收获,还可能不如城市老人一个月的退休金。
你说公平吗?
也许公平吧,毕竟有的人是靠着自己的本事儿,有了正式工作,有了退休金的。
 
第六十五章 李鱼的使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