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扬城之事爆发后,消息迅速蔓延至各个地方,也蔓延至了齐国。
当消息传入齐皇耳中时,他是又怒又喜,他怒的是,梁国竟然有人敢杀他齐国商队,这完全就是不把自己齐国放在眼里。
喜的是,他一直想要找寻的战机已然来临,如今,终于可以对梁出师有名了。
他迅速召集各部文武大臣,开始商议对梁起兵事宜。
早朝上,他一脸正肃的端坐在议殿中的龙椅上,一眼看去似是有些不悦。
这种不悦不是因为梁国杀了自家商队,而是眼下竟然有人反对他出兵,这让他极为不喜。
“陛下,此次梁国虽是斩杀了我齐国商队,但此商队所做之事大多有些不耻,亦是蒙我齐国脸面啊。要是悍然以此与梁交兵,多有不妥啊!且,兵者,国之重器也,一旦用之,尚需谨慎啊。”
说这话的是齐国三朝元老木一,众臣都力挺齐皇出兵,唯独这个木一出言阻止,他不仅是三朝元老,还是当朝的丞相。
所以,他说的话自然是极为有分量的。这也是为什么齐皇一脸正肃,看上去有些愁眉不展的原因。这个丞相,老是让他感觉到心烦。
“丞相!”齐皇开口,“为何朕做事,你屡屡阻我啊!难道朕与众位公卿大臣加在一起都不如你一人吗!?”
“梁国杀我商队,那是赤裸裸的挑衅!脸都打肿了,难不成我还要谢谢他不成!丞相啊,齐国人的事,自有齐国人处理,齐国人的脸面,自有齐国人维护。再怎么不耻,也轮不到他梁国狗拿耗子!”
听了齐皇一番话,木一叹了一口气。“陛下当真是要出兵吗?”
“当真!”齐皇坚决道。
“看来,我老了,胆子小了。丞相这个职位,不再适合我了。”木一不再去劝阻,或者真的是自己老了吧。“愿陛下此次出征旗开得胜。”说完,木一躬身一礼,然后转身离开了。
看着木一落寂的背影,齐皇似有不忍。他背靠龙椅,闭上双眼,面部微仰,不知在想些什么。
半响,他睁开了眼睛。
“好了,众卿接着议,我听着。”
看到齐皇并无大碍,众臣放下了心。
丞相走了,剩下的大多都是好战派,他们想的是如何去执行这件事,让此事更显完美。至于说要去阻止此事,那绝然不可能。所以,他们纷纷开始献计献策起来。
“陛下。”这时,殿中站出了一人。“我王师出征乃是出师有名,应当将此消息发送各国,以为我王师正名!”
“是啊父皇,我以为洪大人所说极为在理,一者为我王师正名,二者也是知晓各国,我大齐伐梁,他们也可伺机而动。”
说这话的人是齐太子高欢,他的脸上充满着自信与高傲,似是伐梁不过是举手之间。
“父皇,大哥说得不错,我们不但要知晓各国,还应派发战书去往梁国。这样一来,梁帝必会大怒,迁怒之下必有人遭殃,那么东域或可不攻自破!”二皇子高赞适时接口道。
“好!我儿长进了!”齐皇听到两个儿子如此到位的分析,不免开口称赞,之前的不愉也是随之一扫而空。
“那么谁愿领兵出征啊?”齐皇愉悦的问道。
“父皇,儿臣愿往!”太子高欢当仁不让的站了出来。
在他看来,此次出兵不过是教训一下梁国,至于想要灭国断然不可能。不止他么想,齐国上下也是如此。
既是如此,最多也就是攻破东域而已,如此在人前表现的良机,他可不想错失。
“父皇,儿臣听闻接管东域的是梁帝的九子,名叫左赢。此子不过十一二岁,何须劳烦大哥亲往,儿臣愿率军前往,一举定乾坤!”二皇子也不甘示弱,高欢能想到的,他岂会想不到,如此良机,当真难得!
“哈哈……好好好,难得你们如此积极,既是如此,那么就兵发两路,起兵三十万,你们俩各为统帅,一举荡平东域!”
齐皇极是开心,但也知道这两个儿子的心思,所以干脆就都成全了他们。这样一来,不仅不会再有争执,而且还会多出一路大军,可谓是一举两得。
“儿臣领命!”
“儿臣领命!”
太子高欢与二皇子高赞双双受命。
次日晨时,两路大军浩浩荡荡开拔而去。
……
梁国,议殿内。
梁帝一脸阴沉的看着齐国战书,随后一把扔了出去。“看看!看看!这才出去多久!就给我惹下这么大的麻烦!气煞我也!”
“陛下,陛下息怒啊!”丞相华惠急忙劝慰道,“事已至此,齐国断然不会罢兵,他们早就对东域各城垂涎已久,恐怕此
第三十九章 齐国之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