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六章 潘毅临危受命重任在肩(十五…[2/2页]

穿越四十年 海魂0817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近提出的“规范政府工作、强化政府职能。”的工作意见,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高兴华对潘毅说:“他这是真不懂,还是装着不懂?县级政权,是党委领导下党政一体的工作体制,怎么规范?怎么强化?
      郭昌明来了以后,每周开一次政府常务会议,把市委常委会定下的事,拿到政府的会上再讨论研究一?,最后以政府的名义下发文件执行,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规范和强化吗?
      表面上看是政府执行党委的决议,实质上是强调政府的存在感。
      县委常委成员本来各自有分工,常委会上决定的事情,直接干就行了嘛!”
      杨思远说:“至于是以政府还是以党委的名义,下文件的时候注意一下就行了,在实际工作中不必非得分得那么清楚。
      中央、省、市要注意这个问题,因这里面有法律依据问题。
      县级政府在华夏的行政层级体制构架中,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政治纽带,是最接近基层的行政机构,是执行中央、省市党委政府方针政策的最基本单元。
      上级政策能否快速有效得到顺利执行,关键就在于县级机构能否迅速将上级政策落实到基层中,落实到群众中去。
      而在政策落实的工作中,县和县以下的基层,党政从来就没分过这么清楚。
      分得太清楚,工作效率就慢了,工作质量就要打折扣了,对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和群众工作的开展是没有好处的。”
      张祖元抱怨的说道:“郭昌明习惯把省、市机关单位的工作办法拿来套基层工作,还认为这是规范、强化,这明显是批评和指责原来姚佩东的政府工作不规范。”
      听到这些对郭昌明背后的议论,潘毅心想,这对于宁洲师范大学毕业后就进入怀宁市委机关单位,从普通科员一步步走上来的郭昌明来说,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熟悉和对工作的理解。
      当然,对于郭昌明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出现的问题,潘毅表示可以理解。
      对于任何一位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来说,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郭昌明至少能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且在意识到问题之后能立即改正,这就是他的长处。也许有些人在这方面还不如他。
      潘毅不由地想起,自己曾经在基层工作了好几年,刚到怀宁市委任副秘书长的那段时间,确实也有过各种不适应的感觉,经常弄得下属工作人员不知所措。
      后来,也是经过袁启亮带了一段时间,才逐渐上手的。
      潘毅沉思了片刻,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把秘书叫了进来,让他今天中午到县机关食堂帮自己和郭县长打两份饭菜到办公室来。
      他决定趁着今天郭昌明主动认识到自己在常委会上做法不妥的机会,开诚布公的和他好好谈一谈。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在华夏的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所以,作为县里的一二把手沟通十分重要。
      就像曾经和姚佩东在一起搭档的时候一样,遇到问题,两人把话摊开来,及时说清楚,问题就容易迎刃而解。
      在这次的谈话中,郭昌明毫不隐瞒自己做事的方式方法,潘毅也直言不讳指出了他的工作方式方法的问题所在,两人对事不对人,并就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和判断,畅所欲言。
      郭昌明对潘毅的谈话内容认真做着笔记,同时逐渐意识到了自己方式方法的欠缺和不足之处,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基层的同志学习,多跟他们交流和沟通。
      两人一直谈到下午上班的时候,直到张祖元进屋的那一刻才结束。
      通过这次几个小时的交流,对郭昌明后来在工作中的帮助非常大,他的工作方式方法有了明显的改进。

第一百零六章 潘毅临危受命重任在肩(十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