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章 扩大学校的规模[2/2页]

穿越四十年 海魂0817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狗娃笑着说:“这是我工地上的民工给梁书记起的外号,我觉得这个外号好啊,如果有人这样叫我,我高兴都来不及。”
      梁海涛问道:“你能不能现在离开你的工地一会儿,我们到外边聊聊。”
      王狗娃说:“没问题,什么时候都行,只要梁书记一声召唤。”
      一行人来到河堤上,河道里的风吹来一股湿漉漉的水汽,给人清爽的感觉。
      “王总,你看这学校建在什么地方好一些?”梁海涛问道。
      “不好选。建楼不费地方,问题是操场。我这几年到扈州干活,发现所有的学校都很小,学生没有玩的地方。现在搞开发,尽建了商品楼,没有市场,没有学校,这是扈州的现状。”王狗娃说道。
      一语中的,一针见血。
      梁海涛心里顿时对王狗娃产生了一丝敬重。
      “一个办法就是在倒闭的工厂建,工厂的地方一般都比较大,学生有操场,有活动场所。
      再一个办法就是在原来的学校增加教室,这是个简单易行的办法。”王狗娃接着说道。
      梁海涛觉得这两个思路都可行,就对曲力平说:“你们按照王总提出的思路,先选场地,选好后再做最后定。”
      接着,梁海涛指着眼前的建筑工地问道:“你这是给谁盖的楼?”
      “鼓平区的经济适用房。”王狗娃说道。
      “这种项目好争取吗?”梁海涛问道。
      “这是政府部门照顾我的。”王狗娃笑着回答。
      梁海涛一惊:“怎么?现在还有照顾关系的建筑工程?”
      “政府建设的民用楼房,大多建筑公司不愿承揽,就剩我们了。”王狗娃说。
      “为什么?”梁海涛问道。
      曲力平在一旁插话说:“现在的商品楼可以偷工减料,而经济适用房是政府主建的,出现问题是逃脱不了。”
      梁海涛顿时明白了。
      “鉴于他们的诚实守信,领导把工程交给他放心。”曲力平又说。
      “你的公司里有多少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梁海涛问道。
      “有四十个专业技术人员。”
      “你怎么敢投入一千万建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呢?”梁海涛问。
      王狗娃笑了,说道:“梁书记,首先,我的公司已经积累了近十五年,我有这个财力。
      第二,我不收政府一分钱建这么大的一所学校,这在社会上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比拿几百万做广告、暗地里去找人托关系竞标要划算得多。
      我现在的想法就是在全省建筑行业树立形象,成为叫得响的建筑企业。这就是伟人曾经说的,解放华夏,不能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看来你很有战略眼光!”梁海涛说道。
      “我就是一个农民工,离战略家还差十万八千里呢。”王狗娃轻淡地说。
      “今天能认识你很高兴,听说你曾经是曲局长的学生?”
      “是的,曲局长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我的老师,他曾经告诉我们要好好做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我们可以成为朋友吗?”梁海涛问。
      “只要梁书记看得起我,我们现在就已经是朋友了。我是非常敬重你的,你的思想,你的为人,你的品行,在我接触过的官员中并不多见。”王狗娃很认真地说。
      “如果现在把建学校的地方确定下来,到九月份能建成吗?”梁海涛问。
      “没问题,保质保量完成。”
      “今晚我请你吃饭,谈一些扈州的事,请你务必赏光。”梁海涛说。
      “好吧,梁书记请客,我王狗娃买单。”
      “那不行,请你一顿饭还是请得起的。”梁海涛说道。
      “比钱财你肯定比不过我,但你已经给扈州人带来了福音,我作为扈州农民中比较有钱的一分子,理应请梁书记吃一顿饭,这也是我的荣幸。
      想请梁书记吃饭的老板多的是,而有幸接受邀请的不多吧。”王狗娃说。

第一百七十章 扩大学校的规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