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眼睛。
恬静而绝美的面容上,满是满足的笑容。
或许,在她最后弥留的梦中,回到生命最初的地方,有她最心爱的陈叔相伴,已经是她所能想到的最美好的生活……
干净、简单、而又美好。
……
“啊啊啊啊……!!”
看着变成腐尸死去的冯朵,丁子萱终于忍不住号啕大哭了起来。
“如果真的希望她高高兴兴的离开,就把自己的眼泪收起来。一个有勇气选择死亡的人,可以被同情,但不该被怜悯……”
江桥拍了拍丁子萱的肩膀,然后看向了身后的韩晴雪:“剩下的,交给你没问题吧?”
“嗯……”
韩晴雪神情同样复杂,点了点头。
她知道,江桥为什么会为冯朵作出这样的选择。
或许这个世界上,最理解冯朵的人,就是他了。
他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并非他想吃苹果,你却给他一个香蕉这么简单。
极端一点,让他人所不欲的,是这个社会的基本常识与道德。
每个人都知道自由平等、歌颂生命,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可冯朵却根本没有向往过这些美好,她从被暗星抹杀了所有情感的那一刻,就已经被打上了社会隔离的标签,她从来不属于人类社会。
所谓“他人即地狱”,那是因为他人剥夺了自我存在的特殊性与独立性。
不论是那些暗星的成员,还是大家眼里所谓的“好人”陈树,在这一点来说,并没有任何区别,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冯朵塑造人格,却从未真正了解过冯朵想要什么。
所以其他人认为是噩梦一样的暗星,反倒是她真正习惯的地方,简单而美好。
她这种貌似荒诞的想法,源于人类自身,对环境天生就拥有的超强适应能力,以及童年对人一生造成的决定性影响,它构建和影响了心底最深处的欲望基础。
有一种说法,我们穷其一生,都在追寻儿时的遗憾,每个人当下的言行、行为,都可以在童年时期找到蛛丝马迹。
冯朵并没有把自己当作这个世界的一员,所以江桥才会觉得,她是这个世界的过客。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伸手去救是慈悲,还是旁观是慈悲,这是一道无解的命题。
而陈树呢?
想来冯朵是真的喜欢,并非男女之情的那种喜欢,或许是混杂着亲情、友情、爱情的复杂情感。
“陈叔,让我走吧。”
这或许是女儿对父亲的恳求。
“陈叔,跟我走吧。”
这或许夹杂了亲情与爱。
“陈叔,送我走吧。”
这或许是在平等的角度上,期待陈树能够认同她的选择。
而冯朵最后的那一吻,就像是著名的照片胜利之吻一样,当那个战争年代,岛国无条件宣布投降的时候,街头不相识的陌生人抱在一起,尽情拥吻,那是一种感情压抑到极致的释放。
平凡幸福的人生,对于冯朵来说,就像是她最后吃的那个冰淇淋,很香甜、很好吃,可彻骨的冰冷,却已经让她的内脏无法承受。
那么冯朵真的就只剩下死这一个结局了吗?
是的,这就是她乃至江桥,所能想到的最好结局。
要说为什么,优?已经给出了答案。
她倒霉,仅此而已。
他们唯一能做的,也仅仅只是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祝她求得一场因果与燎原,彼岸会有一朵属于她的花,那里还有她最爱的陈叔……
第166章 如果我一个人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