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0章 反突围[1/2页]

晚清第一枭雄 左茂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湘军这么快就要突围?
      吴捷未免有些吃惊。必须顶住湘军进攻!
      梅家洲是个喇叭形的半岛。喇叭尖在拦湖嘴,是太平军罗大纲的大营。喇叭尾在余家围、桑家畈、摇旗垄、芳兰湖一线,宽仅十里。
      余家围尚在湘军手里,可以沟通九江城北的王国才军。但余家围宽度很窄,北临长江,南临池塘,军事意义不大。
      芳兰湖东接鄱阳湖,南通右二军姑塘水师基地,地理位置紧要,左七军在此部署有重兵。
      余家围至芳兰湖一线,也是左七军堵截湘军的前沿防线。这条防线之后,便是九江腹地。如果左七军往后撤退,哪怕只退二里,防线也要拉长至二十里,防御难度陡然增加数倍。
      为了封堵罗泽南军,左七军必须坚决守住余家围、桑家畈、摇旗垄、芳兰湖一线。
      目前罗泽南军正在摇旗垄与左七军对峙。这次,湘军又大举来犯。吴捷顿感不妙,生怕罗泽南已经下定突围决心。
      即将煮熟的鸭子,可不能让它飞走了。
      吴捷当即传令:
      一、要附近的左七军立即前出,坚决守住当前防线,掩护民兵、百姓挖掘战壕。
      二、传令梅家洲尾的左七军徐琛、太平军罗大纲,要他们从东部攻击湘军,牵制罗泽南,逼他分兵防守东翼。
      三、掘壕工作不能停。减免明年租赋,鼓励民工加快掘壕进度。
      命令发出去没多久,湘军前锋已经逼近。两军接触,开始激烈交火。
      罗泽南共派三千湘军西进,主攻桑家畈。湘军原在摇旗垄有两千兵马,此刻也顺势反击。五千兵马,再加上随军的军夫,人马不下七千,攻势甚为凌厉。
      尤其是桑家畈方向,为湘军主攻方向,由李续宾带队,以刘腾鸿副之。两人本在突围问题上有争议,但罗泽南既长于教学,又善于治军,经常把有矛盾的人放在一起合作。
      一般来说,有矛盾的人并肩作战往往互相拆台。但罗泽南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严令部属之间互相救援、支持。部属惮于他的威望,往往会鼎力合作,即便两人有过节,也会在并肩战斗的过程中冰释前嫌。
      桑家畈总共不过两三里宽,却被罗泽南选作突击方向,在此布置了三千兵马,显然是下足了血本。
      碰巧吴捷在桑家畈视察掘壕工作,带来了一千近卫团。他决定留下来,现地观摩左七军战斗力到底如何。
      总的来说,在九江之战中,与右二军相比,左七军的战绩并不辉煌。
      右二军中有铁牛舰,有海家舰,这种武器上的代差是巨大的。即便湘军水师战斗经验丰富,即便彭玉麟等敌军大将智勇双全,即便湘军水师战斗意志坚决,但在蒸汽战舰、重炮面前,这些都弥补不了武器上的代差。
      但右二军依然胜得艰难,主要靠诱敌深入之策,把湘军分割为内湖水师、外江水师,方才一战而全歼湘军内湖水师。
      左七军中并无铁牛舰、海象舰这样的平台级武器。左七军中的1854式步枪、1855式迫击炮数量太少,配置比较分散。1854式重炮更少,全军仅有三门,有一门还在九江城内。
      在九江之战中,左七军多采取守势。一方面,左七军得优先配合右二军的行动,执行吴捷诱敌深入的总体战略。
      另一方面,左七军得分兵防守姑塘水师基地、中兴公司、九江城等重地,可用于机动的兵力仅有一万余人,不具备压倒性优势。
      因此,吴捷并无十足的把握吃掉罗泽南的九千湘军。这九千湘军,是湘军陆军中最能打的,加上军夫有一万两千人,极为凶悍。
      他原本希望石达开派兵支援,但石达开忙着反攻两湖,根本就不愿耗在九江。
      

第230章 反突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