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6章督促剿贼[2/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己有改变历史轨迹的渴望和能力,这种感觉是那么的微妙,又那么的让人心潮澎湃。十万大军供他驱使,他要主导这场内战,他要尽快结束这场内战,让历史掀开新的一页。如果真的能扭转乾坤,即使付出一切他都在所不惜。
      ……
      紫禁城文华殿偏殿。
      崇祯看着一份奏疏,越看脸色越黑,以至于将奏疏狠狠摔在御桌上,“杨易,汝大胆至极,连亲王都敢算计欺辱,真当朕不敢治你乎?”
      侍奉一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王德化道,“皇爷息怒,气坏了身子不利江山社稷。”
      “叫朕如何息怒!”崇祯愤然道,“藩王不端,自有宗人府惩治,何时轮到他杨易来出头。拿着搜集到的藩王罪证,敲诈勒索尚不够,居然纵容士兵扮贼明抢。亏得朕一直以为他品性好,即使朝野弹劾他,朕依然护着他。”
      在崇祯眼里,或者说在明朝历代帝王眼里,藩王是朱家控制天下的重要举措,天下人供奉朱家是天经地义。朱家就应该高高在上,除了宗人府,地方官府无权处置各地藩王。
      “杨易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残杀自家官兵,架空总理,独断专行,目空一切”王德化煽风点火,“欺辱藩王就是藐视皇家,皇爷,杨易此子太过妄为,不加以惩治恐怕以后对皇爷也不敬。”
      崇祯霍然站起,杨易的行径他不认可,但是尚能容忍,但是杨易欺负他朱家的人是他不能容忍的。朱家,天潢贵胄,朱家的人外人无权处置,更不能受外人欺辱。
      杨易在襄阳发动“兵变”,追杀左良玉部,插手地方事务,擅自处决将军,强行接管军权,架空熊文灿。崇祯都非常清楚,有不少朝臣弹劾杨易,崇祯都忍了下来,他想着只要杨易能剿灭流贼,就可将功折罪。但杨易动朱家的人,崇祯有种忍无可忍的冲动。
      崇祯道,“密旨,命熊文灿将杨易缉拿回京……”
      “皇爷,不可!”王承恩跪了下来,泣泪道,“杨易已掌五省军务,又有密丰军撑腰,熊文灿根本无力缉拿杨易,即使拿下杨易,剿贼大计将功亏一篑。万一事泄,恐出大乱!”
      崇祯冷静了下来,倾全国之力打造的剿贼方略,若是因为杨易一事而失败,将得不偿失。再者,杨易如此强势,一旦得知朝廷要缉拿于他,断然不会束手就擒,到时,恐怕……
      崇祯打了个冷颤,良久不语。
      眼看崇祯就要惩办杨易,没曾想王承恩的话让崇祯有了顾虑,王德化气得踹了王承恩一脚,“大胆奴才,岂能危言耸听,阻碍皇爷决断。我大明官军是朝廷的,是皇爷的,他杨易若心怀鬼胎,我大明官军岂会容他。”
      崇祯眼神闪烁不定。
      王承恩跪着磕头,“宗主爷,临阵换帅兵家大忌,杨易已制服前方的将领,骤然换掉,必出乱子。而今倾全国之力剿贼,不容任何闪失,剿贼才是大事。杨易有罪,可等流贼平息之后再做惩治也不迟。”
      崇祯喟然长叹,“传旨杨易,不可再欺压藩王,督促其限期剿贼……”
      相比起江山社稷,藩王的事都不是事儿。熊文灿名为总理,实则很难驾驭武将,导致军令不畅。杨易能制服众多将领,对于剿贼大计是有利的,崇祯其实是乐观其成的。当然了,只要杨易真的能剿灭流贼,这些都不是事儿,若不能剿灭流贼,这全都是罪过。
      ……

第446章督促剿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