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64章车营[2/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侯成果断道,“清军主力南下,留在密丰周边的不过三千精骑,屠杀难民最甚的就是他们。属下这就安排下去,将这股鞑子兵收拾了,接应更多难民入城。”
      ……
      为了接应难民,密丰军分两路从东西两侧沿官道推进,保护官道的畅通,同时又分出多路小股骑兵滋扰清军。密丰军毕竟主场作战,熟悉地形,给清军造成一定损失。
      密丰军的主要将领或随杨易征战在外,或驻守海外,留在密丰的将军一级的将领只有高青河一人,方忠又战死,其余将领都是新提拔起来的。侯成不得不亲领一路,他和高青河各领西路、东路军。
      得知密丰军终于出城了,硕托大喜,没有龟壳保护的密丰军在他眼里就是待宰的羔羊,他集结周边的清军三千精骑和三千明军降卒,同密丰军在怀柔地界遭遇。
      侯成率领的西路军不足两千人,但是全“机械化”、“合成化”,马车拖拉着火炮和辎重。面对清军铁骑,迅速用马车围成一圈,组成防御圈,在外围竖起拒马、尖刺等工事。密丰军将士可以依托铁制马车车厢抵挡清军骑兵的冲锋,最里面是火炮,组成对敌军的远中近火力打击。
      后世所谓的“合成化”军队,其实在明军中就已经广泛采用。有明一朝,在同北方游牧民族作战时,明军战斗力更强,就是广泛采用了合成化编制,其中核心的两样是战车和火器。代表明军巅峰战斗力的戚家军是典型代表。
      戚继光就任蓟辽总督时,组建战车营对抗游牧骑兵。戚继光的车营全员三千人左右,配备大小、轻重战车近两百辆,若是野战中遇敌骑兵,战车联结起来,组成移动的方寨。更令人惊恐的是其强大的火力配置,配备佛朗机炮二百六十五架,子铳三千三百四门,铁闩五百一十二根,钦锤、铁剪各二百五十六把,凹心送子二百五十六件,铅子二万五千六百个,火药七千六百八十斤,火绳一千二百八十根,鸟铳五百一十二门,铳袋五百一十二个,药筒一万五千三百六十个,药鳖五百一十二个,细火药三千七十二斤,火绳二千五百六十根,铅子一万五千三百六十个,杖五百一十二根,铅子模三十四副,火箭一万五千三百六十枝,火箭篓并雨罩具二百五十六个,大棍七百六十八根,铜锅一百四十四口,桶一百四十四只。
      与车营配合作战的还有一支骑兵部队,车营同骑兵协同作战可以在野外同数倍于己的蒙古骑兵对决。戚继光驻防蓟辽时,就靠着这样的军队将蒙古骑兵打得哭爹喊娘。可以说,戚继光的车营是那个时代的“装甲”部队,横扫一切,也是代表明军巅峰战力的军队。
      但是,这样的军队耗费巨大,需要国力的支撑。即使戚继光穷尽一切手段,也不过组建七个这样的车营,而且配置并不齐全。到了崇祯一朝,国力越发衰退,已经很难支撑这样的豪华配置,尤其是火器的配置大不如前。虽然很多边军也配备有大量的战车,也能合成化作战,但是配置极度缩水,战斗力远不如戚家军。
      戚家军的“合成化”配置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性,配置极其繁琐,除了上述所说,还配置有长刀手、藤牌手、?把手、弓箭兵等等,兵器也是五花八门。
      杨易有着几百年的眼光,尽量统一制式,简洁配置,便于批量生产和形成战斗力。火枪、手榴弹、炸药包和野战火炮为主要火力,就这样的配置也能形成远中近火力,足够应付一切了。

第464章车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