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69章解围武安[2/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武安城墙上站满了守城军民,他们注视着这场战斗,因为着关系着他们的安危。县令窦惟辂担忧道,“鞑子善骑射,野战见长,此战恐怕……”
      何复守嵩县时,经常耳闻密丰军的战绩,但是没有亲眼见识过,所以也存在顾虑。担忧也好、顾虑也罢,他们没有时间细品,因为两支骑兵越来越近,速度也越来越快。仿佛只是刹那时间,两军就撞到了一起,展开惨烈的对决。
      密丰军只有一次开枪的机会,因为他们要同鞑子骑兵厮杀,没时间第二次装弹。一声枪响之后就是战刀厮杀。
      清军火炮炮膛发烫,无法继续发射,而明军的火炮还在后面,无法及时跟上。两军唯有用冷兵器对决。清军骑射的天下,骑射是他们的看家本领,然而,明军并不落下风,这支明军骑兵有密丰军,李辅明和李重镇的辽兵,原左良玉部属李国英、卢光祖、吴学礼部,原陈洪范部属马廷实部,原贺人龙部属贺国英、贺国勇部,马犷儿子马曦瑞部,牟世孝、牟世星俩兄弟部,投降的射塌天李万庆部,原刘国能手下大将刘大安、严炜部等等。
      除了李重镇是总兵级将领,其余都是参将以下将领,杨易没有调左良玉、陈洪范等总兵北上,因为这些总兵军阀气太重,既要用又要防,心累。不如将他们的部属调走部分,方便调教,也能削弱这些军阀的实力。贺人龙被洪承畴调往陕西,随他入京勤王。李万庆是主动要求跟随杨易北上的,刘国能实力太强,也有必要削弱之。
      明军虽然由各部抽调组成,但是在杨易的铁腕之下已经如臂指使,一路行军一路训练,战斗力大幅度提升。
      ……
      “杀!”杀声震天,硝烟弥漫,雪花飞舞。一个又一个年轻的士兵倒了下去,被践踏成泥,血肉与大地融为一体。
      惨烈的骑兵厮杀,让武安城墙上观战的军民们屏气凝息。突然一声叫号声传来,只见被革职的嵩县县令何复激动的拍打着城墙,他眼中热泪盈眶,“好,这才是我大明的好男儿,悍不畏死。有他们在,我大明何惧鞑虏!”
      县令窦惟辂也很激动,“我以为我大明军队再无野外对战鞑子的勇气,今日,我大明王师又回来了,传令下去,备好粮草,犒劳我们的勇士。”
      城墙上的军民们都被明军骑兵的勇武所感染,他们看到了驱逐鞑虏的希望。
      ……
      清军将领们则个个脸色阴沉,并非士卒作战不勇,而是明军的战斗力超出了他们的预料,纵然单兵战斗力不如八旗兵,但是有进无退。
      杜度的脸阴沉得快滴出水来了,明军就是以命搏命的打法,大明人多啊,他的八旗勇士耗不起。
      梅勒章京图赖犹豫一番后,道,“贝勒爷,要不暂时退兵。”
      没有败相就撤兵,脸子挂不住。杜度没有回应,此番出征,好不容易坐上右翼军的副帅之位,若是就此败退,回盛京可没好果子吃。
      “报!”哨骑火急火燎的跑来,“明军大军已到五里外,不下两万,还有火炮!”
      杜度沉声道,“明军哪一部的,可有旗号?”
      哨骑回禀,“主帅为军务副总理杨易”
      杨易这个名字在清军将领中还是有“名气”的,有些将领听闻杨易来了,纷纷摩拳擦掌,主动请战要去取杨易的人头。
      杜度虽然也很想取杨易的人头,但身为主将,不能意气用事。杜度叹道,“退兵!”
      清军如潮水般退去,随后撤退,消失在地平线的尽头。

第469章解围武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