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车外传来一阵吵嚷声,将杨易的思绪拉了回来。这马车是为杨易特制的,坚固性和舒适性极好,连皇帝的御驾都比不上。厢体采用钢结构,能抗住劲弩和火枪的近距离射击。车轮使用上杜仲胶制的轮胎,加之超强的减震系统,非常平稳。车窗采用玻璃,采光很好。厢体宽大,有单独的卫生间和卧室。
陆青进来禀报,说是卢治云带着卢象升的几个残兵来了,杨易吩咐让他们到衙门。
到了县衙,窦惟辂率衙门上下官吏正候着。杨易朝他们点点头示意打个招呼,然后走进大堂,大咧咧的坐到了主位上。
卢治云带着几个卢象升的残兵进来,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卢治云本来跟着杨易北返,在得知卢象升战死的消息后,他就去寻找卢象升的尸首去了,这才回来。
“大人,督师死得惨,遗体在顺德府,朝中有人意图诬陷督师,督师遗体迟迟无法下葬,求大人伸冤”卢治云一把鼻涕一把泪,说的就是杨嗣昌阻挠朝廷为卢象升定性的事情。
“卢大人,精忠报国,战死沙场,三郡之民无不悲恸。虽有宵小欲诬督师大人,但他们不会得逞的,朝野诸公都看着的,我也会奏明圣上!朝廷自会祭葬赐谥号”杨易道,“此时战乱,驱虏为首要之事,祭葬卢公之事当缓。尔等须体谅!”
卢治云和几个同袍这才宽心下来,卢治云身边一个将官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总理大人,末将白安,卢大人标营将官。这是卢大人的绝笔信,嘱咐末将一定将信亲手交给大人。”
杨易打开信函,信中卢象升恳求杨易以天下苍生为念,勇挑督师之责,驱除鞑虏,平复内乱,辅佐陛下,中兴大明。同时恳请杨易抚恤跟着他战死的兄弟,接收他残留的部下。
杨易暗叹,中兴大明太遥远了,我也不知道能否活着看到那一天,但是只要活着,就尽消除战乱,保一方平安。
杨易对卢治云、白安几人道,“卢公还剩下多少残部?”
一位叫岳维忠的将官道,“能战之人三百”
杨易道,“尔等若愿意继续从军,可到我密丰军效力,若不愿从军的,可发资费遣散回乡。贾庄一战中,战死的将士,我会向朝廷申请抚恤,若抚恤甚少,我会想办法补足。”
卢治云、白安、岳维忠几人显然已经下了决定,他们齐声道,“吾等愿誓死追随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们都是跟随卢象升征战的将领,军事经验丰富。
杨易喜得良将,这些卢象升的残部在杨易以后的倥偬岁月中,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
……
随后,杨易接见了武安上下官吏和士绅代表,褒扬了他们同鞑虏浴血奋战的勇气和精神,勉励他们以后再接再厉,保境安民。
县令窦惟辂代表武安父老再三表示对官军的欢迎和感谢云云,总之这场接见会,气氛和谐。乡绅们想宴请总理,杨易借故疲累婉拒了,他也不想参加这些无意义的应酬。
众人散去后,杨易起身准备去后堂休息,一个叫何复的文人表示愿意到军中效力。县令窦惟辂连忙介绍,杨易这才得知何复是个人才,爽快的接纳他到军中任参赞。若是表现好,待驱除鞑虏后,为其举荐。
第470章得良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