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四章 来得及[1/2页]

夜的第一章 刀一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老公,你在看什么?”
      一边陶醉于手里刚刚拿到的谱子,看着看着,小声哼唱,一遍又一遍,一边却又想起那天下午自己见到的那个“目录页”,直觉的心痒难耐,但安小菁终于还是收起小心思,把注意力重新拉回到徐正华身上来。
      过去抱住他,耳鬓厮磨。
      这首《当爱在靠近》是真的好啊,一点都不比《短发》弱的样子。
      那目录页里,还有八首新歌呢!
      虽然不知道他藏去哪里了,但那些歌都是我的,我一定要拿到——她在心里对自己这么说。
      那天晚上,徐正华一个电话打过去,她就在旁边距离不足一厘米远的地方,从头到尾旁听了整一通电话,随后就又直接见识到了这通电话的威力。
      不得不说,这让她对冠军单曲,尤其是连续两首冠军单曲的影响力,又有了一次全新的认识——远比自己之前认为的,还要牛逼多了。
      刘锴第二天就缩了,被记者围堵的时候,一再表示并无意争夺安小菁的经纪人位置,那张照片拍到的情形,其实是他正在跟老朋友吃饭,偶遇当时也去了那家餐厅的自己爸妈,因此邀请一起坐下闲聊而已。
      如此云云。
      据陆铭打听到的情况,应该是小岛唱片的母公司西坡唱片发力了。
      唱片界六大之一,上面还有更牛逼的大传媒集团做靠山,没有哪个经纪人会敢于真的去得罪他们的——人家甚至已经脱离了唱片界的范畴了,那是财阀!
      “嗯?哦,杂志嘛!”
      徐正华翻过封面,亮给她看。
      《电脑爱好者》。
      1993年6月刊。
      封面人物是一个看上去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
      目光深邃,眉宇桀骜,不怒自威。
      在他胸口处,还用仅次于杂志名称的大号繁体字写着一句话——
      对话马吉:电脑科技的未来在互联网,互联网需要浏览器。
      里面的正文里,这位叫马吉的老兄在访谈中,也一直都在强调这个概念。
      他的公司叫马赛克科技公司,去年冬天刚成立的,主攻方向就是电脑浏览器的研发。目前应该是挺被看好的。
      反正现在电脑科技很热门,互联网作为电脑科技里刚被提出来不久的一个新概念,目前也有很多人都比较关注。
      但那篇采访稿,徐正华之前就已经看完了,他正在看的,却是《电脑爱好者》杂志里转载的一篇《东方日报》的评论员文章。
      全文猛烈抨击文渊阁最近正在讨论的《电信业改革法案》,笔锋很辛辣、很生猛,直斥这个法案是“独裁的前兆”。
      在徐正华看来,几乎就是指着文渊阁那帮大佬的鼻子骂国贼了。
      一篇妙文。
      可惜之前不懂,管玉兰显然也不太了解这一类媒体的优劣,所以居然从来都没给买过《东方日报》,也不知道错过了多少篇妙文。
      “哦。”
      安小菁有意借着热乎劲儿再撒个娇亲个嘴儿什么的,只用了一天,她就已经掌握了跟徐正华的相处之道,但是看徐正华这会儿的注意力明显不在自己身上,甚至也不在今天刚签的新合同上,就果断地把打算撤销了。
      这杂志她也丝毫不感兴趣,亲近片刻,她果断走开。
      继续喜滋滋地看手里的谱子。
      但偏偏,徐正华重新打开杂志,只看了两行,却忍不住再次翻回到封面上。
      盯着那句话又看了片刻,他笑了笑,才又重新打开。
      是的,马吉先生你说对了。
      我确定。
      电脑科技的发展方向肯定是互联网,而互联网也当然需要浏览器。
      不过,大概再有几年,这个概念就会变成尽人皆知的常识了,而不再值得被拿出来印到封面上,还要做成大号字体。
      甚至未来的人们,会像当年的我一样,觉得IE这东西是天生就有的,你看,系统安装完了之后,IE就已经有了呀……
      还可以选择再装个火狐……
      当然,这个时空的浏览器不一定也叫这两个名字就是了。
      不过,规律就是规律,细节可能会千差万别,但大的方向就应该不会怎么变。
      而且一切都会快到可能只需要区区几年的时间!
      当然,现在这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而现在说出这句话的你,是伟大的先驱和引路人。
      真是个好的时代啊!
      一切都刚欣欣然张开眼。
      一切都还来得及。
      …………
      “等一下,等一下,我手机响!”
      “别管它!”
      “哎呀你别动,先停下,我妈!”
     &

第六十四章 来得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