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2章 御前会议,杨嗣昌,京城变故!![2/2页]

明末从马尼拉开始 一语成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吕宋总督非赵觉良莫属!”
      林涛闻言冷笑道:“呵呵!孙尚书笑谈也!赵觉良担任新京府尹时,我军刚把城内官绅、西班牙人屠杀一空,这种情况下,哪怕换头猪上去,也会吏治清明,国泰平安!与赵觉良有何干系?”
      “再者,今西夷诸国虎视眈眈,暗流涌动,无时无刻不想夺回吕宋!一旦让懦弱文臣担任总督,恐怕西夷会认为我朝胆小如鼠,怕了他们!”
      “如此一来,吕宋千万百姓安危都无法保证,怎能让赵觉良担任总督?”
      “非也!”孙钫反驳道:“林军机,莫非想要大乾与西夷再启战争,吕宋不得安生吗?”
      “再者,吕宋有军队三万,哪怕西夷也不敢轻犯,臣认为赵觉良最合适不过……”
      李宏毅听着下面争吵,面无表情,却对赵觉良这个人选不满意。
      并非此人能力不行,而是赵觉良性格较软,吕宋总督这种职位,主官若软弱,会毕竟吃亏。
      西夷都是豺狼,得寸进尺之辈,你的退让和仁慈不会换来善意,反而被人小觑。
      因此,对待西夷最好办法就是杀!
      杀到西夷害怕,杀到西夷胆寒!
      那么就万事如意!
      再者,吕宋毕竟是龙兴之地,为了权责稳定,李宏毅也不想让人大权在握。
      权利必须分化!
      最好办法是军权、财税、政务分开,互相制衡,互不统属!
      军权和政务,吕宋有一定自主权,财税归中枢!
      不过为了方便,吕宋财税有为名义上长官——税务官。
      故,吕宋总督,名义上是总督,但实际上是巡抚,主官政务民生。
      另外,为使权力集中,吕宋三万军队,特设一军,为龙兴军!
      寓意龙兴!
      龙兴军两万陆军和一万海军,分别由军机处任命,陆海军各自推荐。
      鉴于特殊位置,特殊情况(造反和来敌),总督可全权调动吕宋一切资源,击败敌人。
      为了防止总督造反,每任总督有时间限制,每任四年,最多不超过两届!
      不仅总督,吕宋军长、税务官也是如此,这样才能保证吕宋长久和太平!
      李宏毅将想法说出来,孙钫和林涛沉吟片刻,觉得这是最好办法,点头答应。
      孙钫建议道:“陛下!为防止吕宋三位长官私下串联,臣建议每人任期不定!”
      “准!”
      孙钫建议道:“陛下!臣举荐赵觉良担任吕宋总督,刘克近担任龙兴军长,福州知府肖仁林担任税务官!”
      李宏毅摇头道:“可!刘克近可担任龙兴军长!肖仁林担任税务官!”
      “另外,吕宋总督再议!”
      孙钫眉头一皱,推荐赵觉良没通过,陛下不满意此人?
      可短时间内文官哪来合适人选竞争吕宋总督?
      难不成非要让给军方?
      百官面色各异,暗中思考赵觉良没通过的原因,猜测不已。
      李宏毅没管百官心思,说道:“散朝!”
      京城,皇宫。
      崇祯批阅奏折,王承恩来到御前,轻声道:“启禀陛下!杨尚书来了!”
      杨尚书就是杨嗣昌,原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海关)、永(平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
      历史上,杨嗣昌要崇祯十年才担任兵部尚书。
      现在却因叛军接连攻占江浙五省,连南京都攻破,朝廷前兵部尚书张凤翼、梁廷栋都没干足两个月,就被崇祯罢官免职了。
      因此杨嗣昌才捡了个便宜,火速担任兵部尚书。
      值得一提的是,这半年来,京城官员换得极快,跟下饺子似的,一个个京官被罢。
      当然,也有人火箭般升官,比如杨嗣昌和洪承畴。
      洪承畴如今乃是陕西三边总督,若是表现优异,入阁都有可能。
      另外,因南京官绅被叛军查抄,导致东林党力量锐减,温体仁于半月前,击败首辅周延儒,成为大明新一任首辅(周延儒被下狱,也有叛军在南京抄出亿万白银的原因)。
      温体仁提前实现百官之首的梦,不过他日子并不好过。
      虽然东林党力量锐减,但科道言官掌握在东林党手中,每天都有人弹劾温体仁。
      好在崇祯因南京城官绅被抄出亿万白银,对东林党不信任,温体仁还能扛得住。
      若非出于帝王心术,需要东林党制衡温体仁,恐怕东林党早就被赶出了朝廷。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江南被叛军,东林党没了根基,只能越发依赖皇帝和大明,也算一件好事,至少朝廷局势稳定许多。

第162章 御前会议,杨嗣昌,京城变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