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光飞逝,转眼便入了冬。
      梅花县县衙,柳闻此刻裹着一袭棉服正在暖房里看着手中的邸报。
      “这局势才刚有好转,陛下就驾崩了。
      新君年幼,后宫掌权,哎~希望不要出乱子吧。”
      柳闻将手中的邸报放在了桌子上,不由有些头疼。
      这消息实在是太突然了。
      这驾崩的大夏皇帝被定谥号为孝端皇帝。
      虽然不算什么昏庸残暴之君,但自从他登基后,就天灾不断。
      再加上北边的蛮人崛起,世家势大,国朝一直没有起色,反而有点每况愈下的味道。
      本来打算借着雍城之前的胜利为契机,一鼓作气解决蛮人之患,调遣了二十万大军北上拒敌。
      结果雍城前阵子传来的消息里透露出大夏的大军和蛮人在雍城形成了长久的拉锯战。
      主将赵丙延刚开始想集结大军一鼓作气击败蛮人。
      但是天不遂人愿,夏军出城作战了几次,输多胜少,便也逐渐认清了现实,之前的胜利不过是侥幸,转为以防守为主。
      不过好在是把蛮人拒在了雍城以北,大夏百姓不至于再次流离失所。
      可是如今孝端皇帝驾崩,新继位的皇帝只是个八岁的孩子。
      张太后垂帘听政,这可不是什么好迹象。
      但这些事也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县令能管得了的,柳闻索性将心中的忧虑抛去。
      帝王驾崩,他虽然在偏远县城,但还有不少规矩要他做。
      大夏幅员辽阔,各州府距离金陵最远的地方需要快马一个月才至,所以平日里的急信都是用的飞鸽传书。
      这帝王驾崩如此大事,关乎皇室威严,自然不能再用如此草率的法子,只能用邸报这种正式的官方渠道布告天下。
      这就导致梅花县接到消息时,孝端皇帝早已经入土为安了。
      但按照规矩,他拿到邸报的那一刻起,就需要将消息张贴出去。
      七日之内,全城百姓不得操办喜事,青楼、赌坊、勾栏等地不得开业。
      梅花县的县衙也要挂上白布,还要组织梅花县的官员遥祭金陵方向,恭送孝端皇帝殡天。
      这等大事,自然是和小岩村的徐家没多少关系。
      此刻徐开溪正在徐长寿的指挥下,给家里垒碳炉。
      进入了寒冬,天气骤然变冷了起来。
      徐长寿便想起前世农村家里用的那种烧碳的土炉子。
      拿砖头砌起来,围成一圈,中间是炉胆,里面可以烧炭也可以烧柴火。
      搭上几节铁皮烟囱,等到炉

第72章 皇帝殡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