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为何在此屯兵?”沛公叹气道:“一言难尽!”就请张良到营中一叙。张良就与沛公等人来到军营。沛公见张良的身后站着两位壮士,就问他们是何人。张良指着拿笛子的人道:“他是我以前的朋友公孙子。”又指着另一位道:“这位是族弟张宣。”二人就向沛公行礼。沛公就让他俩坐下来说话。
等到大家坐好后,沛公自报家门:“我叫刘邦,沛县人。只因不自量力,就带了一帮兄弟起兵,大小经历了数十场战斗,可是没有想到自家的兄弟叛变了,把我的家乡丰邑献给了魏国人,家人就落在敌人的手中。”沛公就把以前的事情还有和司马夷交战失利的经过详细地给张良说了一遍。谁知张良听后却开怀大笑道:“胜败是兵家常事,何必因为一次小小的失利而恢心?”沛公道:“先生说的很对,我正在想办法对付秦军。不过先生怀抱灭秦之志,也绝非普通之人,今日却为何来到了这里?”张良道:“只因我家祖上五世相韩,故而椎秦复仇;可我智术短浅,在博浪沙误中副车,不得已才亡命天涯。现在齐、楚、燕、赵、魏都已经独立了,唯独韩国尚未复国,故而我率领子弟们想去留城拜见楚王,以图有所作为。若是今后有点根基,就要光复韩国的基业。”沛公道:“楚王是个没用的人,再加上手下的那帮人也不行,他们岂能重用先生?先生是个大才,大名早已传播天下,希望您能留在我的军中,给我这个笨伯当个老师,今后我必定言听计从,共襄大业,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张良道:“可是我志在复韩,您的请求,实难从命啊!”沛公诚恳道:“我虽然是亭长出身,可素怀灭秦之志,可惜我身边没有谋划之人,以致屡屡受挫。先生既然早有谋秦之心,又胆略盖世,若是留在我的军中,定能一展平生之志?若是今后能打开局面,我将帮助先生克复韩地,以成基业。”萧何也道:“楚王非英霸之器,先生前去投奔,一定不会得志。但愿能慷慨地施展伊、吕之才,协助我家沛公拯救苍生,这将是楚、韩之幸,天下之幸啊!”张良见沛公和萧何都是英雄之辈,曹参、樊哙等人也是豪杰之士,就起身行礼道:“既然刘将军如此看重张某,张良愿助你收复丰邑。不过我有句话要说在前头!”沛公就问是什么话。张良道:“我只帮助将军夺回丰邑,然后就要去收复韩国的故地,以尽韩臣之职,到时请将军一定要同意我的请求?”沛公虽然有点失望,但马上就表示:“先生不忘故国,这是做忠臣的本份。钦佩!钦佩!”就立即吩咐樊哙,杀马设宴,要为子房先生接风洗尘。子房先生也正好带来了丰富的食物,就让全部拿出来,让楚军一块享用。大家一会儿就准备了丰富的宴席,将士们饱餐一顿。
席间,沛公就诚恳地请教子房道:“现在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我刘邦名微将寡,只守着一座沛县,眼下又进退两难,请问先生我该怎么办?”张良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沛公问:“应该从哪一步做起?”张良道:“遇事都在于随机应变,第一步应该先摆脱困境,然后回沛县整顿士伍,再与秦军决战。”沛公说好,就吩咐曹参等人准备启程。张良道:“且慢,应该先摆脱眼下的困境。”沛公就问什么困境。张良道:“您带着楚王的人马,他怎肯罢休?他们已经讨要兵马来了,请将军立即出营战斗。”沛公听了张良的话,觉得不可思议,就问:“谁来讨战?”张良道:“楚王见您不去复命,怎么可能放你走呢?”沛公半信半疑,就勉强吩咐将士们出营摆阵。大家刚刚摆好了阵势,忽然留城方向烟尘滚滚,一队军马席卷而来。沛公等人感到非常震惊。
一会儿这支兵马就来到了营前,门旗下闪出一人正是楚国司徒宁君,他的左边是董绁,右边是郑布,三人手挺兵器,气势汹汹。宁君扬鞭大骂:“刘邦,你带走兵马,为何迟迟不还?”沛公大怒道:“我们替你们抵挡秦军,你不感谢,反而气势汹汹地来到这里,是想火并不成?”这时,身后的军士们就齐声高喊:“我们愿意跟随刘将军去打秦军!坚决不回留城!”宁君一听到这种声音,恼羞成怒,就立即派董绁和郑布二人上前捉拿沛公。曹参和樊哙从两侧冲上去挡住了二人,四人就在阵前厮杀起来。宁君就想亲自来捉沛公,可是夏侯婴却将他死死地缠住了。双方战了十几个回合,董绁和郑布大败而逃。宁君见无法抓住沛公,也转身跑了。三将就准备一齐追赶,沛公就止住了他们。然后对张良道:“先生果然有先见之明啊!”张良就劝沛公回沛县整军抵御司马夷。沛公大喜,立即吩咐拔寨启程,一时间号炮声不绝于耳。萧何私下对沛公道:“沛公今日得到了大贤,应该提前告知周勃和纪信,让他们隆重地迎接子房先生。”沛公大喜,就立即派人提前准备去了。
沛公和张良来到沛县时,早就惊动了一县的百姓,大家扶老携幼地前来观看这位当年在博浪沙行刺过始皇帝的大英雄,一时间在城门口就聚集了很多人。周勃和纪信也早早地出城来迎接,他们把军马排成两行,只见旗帜飘飘,戈戟森森,地上还铺了红地毯,老百姓焚香夹道迎接。沛公就领着张良和周勃、纪信二人相见,还向大家介绍张良在博浪沙的壮举,然后进城。大家来到府衙,沛公就在沛县的公厅之上大摆酒宴,隆重地庆贺。人们都兴高采烈,喜气洋洋,就像过节一样热闹。
当天,沛公就封张良为厩将,掌管所有的车马。张良见自己初来乍到,就已经得到了重用,就让沛公尽快召募人马要加紧操练。沛公立即照办。从此沛公就拿老师的礼节来对待子房先生。有长诗一首,单道刘沛公与子房先生在留城相遇,开始了他们共同灭秦开汉的事业:
秦王铁骑踏山河,五百年来终一合。功成不以仁守成,滥用民力弊政多。
千骑万乘巡崆峒,佞臣指点云气生。移辇东方封泰岱,梦想周鼎镇安泰。
回京更嫌宫室小,生前死后想周到。大兴土木鞭苍黎,百万壮丁归无期。
海市蜃楼本虚幻,童男童女求之遍。千家凄苦万家怨,肯使儿孙逐波澜。
茫茫大海去不回,悠悠苍天暗泪飞。长生不老丹何在?沙丘遗恨葬寒灰。
二世暴政变本加,重用宦竖鹰犬牙。李斯督责强颁放,诛亲害贤丧心狂。
北庭频报凶信传,征卒十万去戍边。陈胜吴广入队列,误期当斩法如山。
等死死国都遭殃,风云骤起大泽乡。霹雳一声震天响,四海豪杰应云扬。
楚赵燕齐魏独立,群雄纷纷纠熊罴。五路义兵齐略地,直叩函关破痴迷。
秦帝梦醒用章邯,戏亭一战夺路还。节节败退如山倒,张楚功业如梦遥。
萧何独怀安民志,召来刘季运筹奇。誓灭暴秦定中华,戎马征途从此发。
数月之间元气伤,屯兵沛城心彷徨。江东项氏开鸿绩,重瞳才气无人比。
八千子弟过长江,韩信英布投军忙。下邳张良有大志,隐居十年应运起。
书传黄石知兴亡,腹藏雄兵匹伊吕。家仇国恨不寻常,怀抱琴书离故乡。
不走陈城不投项,过河偏来逢刘邦。道边邂逅促膝谈,英雄从此得贤良。
历九州兮相明君,不作燕雀守梁栋。凤翱翔兮在万仞,俯瞰德辉方栖身。
慧眼能识真英主,风云际会从此始。接风洗尘设酒宴,宴间忽劝出营战。
豪杰心中生狐疑,勉强出营跃马看。烟尘滚滚来半天,果然宁君来讨战。
三英退敌刮目看,方知先生有先见。一声炮响别留地,径回沛县整军力。
龙骧虎视安天下,开天辟地兴汉基。才高一代传千古,名配青山古今无。
第一百二十三章 沛公巧遇张子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