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2、星夜潜渡[2/2页]

试练东汉 灵山尊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掉,没留一点痕迹就离开城市。
      从这个位置出城,是看中狮子山上那片竹林。
      这个时候震泽湖面要比后世要大很多,但再怎么变迁,湖中的岛屿方位不会变,张易无法雇佣到船只,只能自己做竹筏划回马迹岛上。
      这个世界里,民众地位悬殊,不是弄到几个钱,就能随心所欲的,没有户口,什么都做不了。
      出仕就更难了,汉代是举孝廉,不仅要有大人物举荐,还会有人到家乡查验风评,真要没有跟脚,一点机会都没有。
      汉朝沿袭秦朝制度,升阶级最快的办法是军功,三国不少名将生年不详,只有死去的年代,就是因为他们出身贫贱,本来没有户口,是靠军功才出人头地的。
      凭张易的身手,走这条路最稳妥。
      竹林里白天不是没有人,不过都是在甲长带领下,来竹林里挖冬笋的。
      一个孩子,在城里乱跑,是没人注意的,如果在城外竹林里乱窜,就显得不寻常,张易不想惹麻烦,只能躲着他们。
      竹林深处,有的是毛竹,锋利的匕首可砍可削,只要拉到湖边,做出竹筏就可以送自己回家。
      张易家后山就有竹林,从小就会用竹子做竹椅竹床这些生活用品,能渡湖面的竹筏更加简单。
      两天的努力,张易就搭出一个长梯形双层竹筏,为了省力,上层筏面还连着一个竹凳子,可以坐在上面摇两根竹浆,再备一根长篙,就万事齐备。
      等天色刚暗下来,张易就推筏下湖离开。竹篙就卡在筏后拖在水里,既能做舵稳住方向,还能迅速抽出来撑船。
      竹筏很怪异,是张易临时设计的,可以说连后世都没人见过。
      因为现在是冬季,有下层竹筒的浮力,上层竹筒就能浮空,行进间水花不会冒上来,也就不会沾湿布靴。
      竹筏在两侧的交叉双桨,是学自北方小船,摇起来虽然比竹篙慢,却非常省力,双手还不用沾水。
      冬天夜间渡湖,最大的敌人是寒冷天气,只要不沾水,划船时是不会冷的。
      张易把竹筏设计得这么精巧,是当成结交岛上土人的礼品。
      竹筏上不见一根绳子,只用竹钉就能坚固耐用,江南这里竹子多,这种制作简单,在冬季还能载上人横渡湖面的竹筏,由不得土人不动心。想学会怎么做,就得接纳张易。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才行。
      从吴郡城回家,直线距离不到三十公里,竹筏虽然不如船快捷,却比人走路要快得多。
      张易可以通过星体指明方向,只要没有人拦截,摇摇歇歇情况下,明天白天就能划到家乡的岛上。
      想不引人注目,只能夜渡,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远离官兵控制区域,再遇到拦截,张易总会有说辞。
      张易坐在竹凳子上,不紧不慢摇着双桨,累了就坐着休息,拿出干粮和竹筒里的清水补充体力,却一刻也不敢打盹,毕竟是隆冬季节,真要犯困栽倒进水里,不被淹死也要冻死。
      湖面上没什么风,一直在摇浆,也不觉得冷,到天色微明时,已经看见乌龟山。
      乌龟山是属于南溪地界伸到湖里的半岛,特征很明显。
      原计划是避开这里的,细微的风还是让他偏离了航向,飘到这里倒是没有绕远,想避开只是不想惊动山上的人。
      这里没有城市,更不会有官兵,张易要躲的是那些平时打渔,偶尔客串水贼的土人。

2、星夜潜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