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8章 满口歪理的韩熙[2/2页]

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 看快前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韩熙笑着说道。
      听到韩熙乐观的态度,一旁的韩爌不由说道:“川蜀叛乱未停,现在陕西和江南又乱起来,这不是好兆头,国公还是不要修建什么观玉台了。”
      没错,韩熙的观玉台已经开工了,而且面积有些夸张,占地面积足足有三千百亩。
      这差不多是一个长宽两千米以上的城堡面积,一些小县城可能都没这么大。
      现在坊间已经流传开来,说韩熙就是那董卓,在修建自己的“郿坞”收纳美人和财宝。
      观玉台确实是用来收纳青楼女子,要知道,这次从江南运回来的青楼女子可是有几万的数目。
      可不就是要修建一个县城大小的地方才能容纳那么多女子么。
      韩熙面色古怪的看着韩爌,这家伙怎么管得那么宽,又不是用国库里面的银子。
      韩熙这个观玉台,可是按照颐和园规模修建,预算投资一千万两白银的。
      “韩阁老,这个时候观玉台怎么能停下来?”
      “不但不能停下来,还要加大修建的规模,如此一来,底层百姓找到生计,就不会饿肚子,不饿肚子,就不会造反。”
      “不但如此,观玉台,还让周围出现了不少砖厂。”
      “这些砖厂烧砖烧砖也需要人手。”
      韩爌脸皱起苦瓜状,他一说观玉台,韩熙就和他长篇大论的讲他那套歪理邪说。
      最让人无奈的是,这套歪理邪说很能蛊惑人。
      现在朝堂上不少官员都在鼓吹韩熙修建观玉台是一件为民的好事。
      官员鼓吹就算了,现在就连底层百姓在交谈中,都说韩熙是一个好国公。
      这明明就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
      看着韩熙有在那里喋喋不休的趋势,施凤来实在没忍住,轻咳了两声:“国公这是我们特意挑选出来的几份奏折,你看看吧。”
      施凤来将几本奏折递给一旁的徐瑞年,徐瑞年接过奏折给韩熙送上去。
      韩熙接过奏折看起来,是大同那边送过来的奏折。
      被皇太极打败的林丹汗,兵强马壮的将土默特部给驱逐,占领了归化。
      然后林丹汉向朝廷要求,继承土默特部的市赏,并且还要开互市。
      “真是烂!”韩熙默默的说了一句,随后又翻开另一本奏折。
      这本奏折是延安府知府发过来的奏折,说延安府受灾有多么严重,请求朝廷调拨银子赈灾。
      现在陕西也并不是全境受灾,只是延安,庆阳,平凉三府受灾严重。
      还有西安北部靠近山脉的州县。
      这些地方要不是在山脉里面,就是地广人稀,赈灾成本极高。
      运一石粮食过去,可能要撘进去三四石粮食。
      而且延安府前年和今年的灾害,那只能算是开胃菜,后面那几乎年年有灾。
      主要是旱灾,蝗灾,雪灾。
      就算韩熙有系统,也不够填陕西这个天坑。
      不过就算这样,韩熙还是调了两百万银子过去保下人口数量。
      毕竟哪里地多,一个陕西就能抵上山东,北直隶,山西面积。
      很适合用来领取系统的耕地补贴。喜欢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请大家收藏:

第218章 满口歪理的韩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