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017 金庸之棋[2/2页]

九郎资料集 九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默数剑招,只见他横着划了十九招,跟着变向纵划,一共也是一十九招。剑招始终不变,不论纵横,均是平直的一划。郭襄依着他剑势,伸手在地下划了一遍,随即险些失笑,他使的哪里是什么怪异剑法,却是以剑尖在地下画了一张纵横各一十九道的棋盘。那人划完棋盘,以剑尖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圈了一圈,再在右上角和左下角画了个交叉。郭襄既已看出他画的是一张围棋棋盘,自也想到他是在四角布上势子,圆圈是白子,交叉是黑子。跟着见他在左上角距势子三格处圈了一圈,又在那圆圈下两格处画了一叉,待得下到第十九着时,以剑拄地,低头沉思,当是决不定该当弃子取势,还是力争边角。郭襄心想:“此人和我一般寂寞,空山抚琴,以雀鸟为知音;下棋又没对手,只得自己跟自己下。”
      那人想了一会,白子不肯罢休,当下与黑子在左上角展开剧斗,一时之间妙着纷纭,自北而南,逐步争到了中原腹地。郭襄看得出神,渐渐走近,但见白子布局时棋输一着,始终落在下风,到了第九十三着上遇到了个连环劫,白势已然岌岌可危,但他仍在勉力支撑。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郭襄棋力虽然平平,却也看出白棋若不弃子他投,难免在中腹全军覆没,忍不住脱口叫道:“何不径弃中原,反取西域?”那人一凛,见棋盘西边尚自留着一大片空地,要是乘着打劫之时连下两子,占据要津,即使弃了中腹,仍可设法争取个不胜不败的局面。那人得郭襄一言提醒,仰天长笑,连说:“好,好!”
      《金庸武学地图》之棋(4)
      覃贤茂
      下棋虽然是风雅之事,消闲手段,但偶尔也会事关重大,和武功上的性命相搏一样,扣人心弦。
      《天龙八部》中黄眉僧和段延庆下棋比胜负,他们打赌的赌注事关段氏家族兴亡成败的问题,所以黄眉僧此局棋只能赢不能输,如果输了的话,后果无法想象,场面也不可收拾。
      黄眉僧本是段氏皇家寄予厚望搬来的救兵,而黄眉僧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动手也不是动口,只是以下棋决定大局。黄眉僧敢以下棋作赌注,常理上看来他的棋艺一定是非常的高,对此局棋的胜负一定有把握,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看黄眉僧的整个表现,他的段位并不怎么高,水平也不特别高明。
      首先,黄眉僧在下棋的风度上就很不怎样,棋输一着。
      黄眉僧是个有道高僧,但表现出来却大有胡搅蛮缠耍赖气象。一上来,黄眉僧便提出无理要求,要段延庆让他四子,段廷庆不答应,黄眉僧又涎着脸要段延庆让他三子,这确实不像一个大师的样子。
      段延庆不答应黄眉僧相让的要求,黄眉僧反其道而行,做出的事情又要让人吓一跳,他居然反过来要让段延庆三手,简直是让人难以相信。
      看他后面和段延庆对手下棋也结结巴巴,输相十足,如果段延庆要真的答应了黄眉僧让他三子的滑稽要求,那这盘棋的输赢,铁板钉钉地非输得一塌糊涂不可。输棋是小事,误了段家皇室的大事,黄眉僧怎么向人交待?
      黄眉僧虽然是棋艺一般,但他的狠劲却是一流的。为了和段延庆争先手,他居然自残肢体,用铁锤敲断了自己的一根脚趾。此种举动实在是骇人听闻。
      黄眉僧道:“段施主功力高深,佩服佩服,棋力想来也必胜老僧十倍,老僧要请施主饶上四子。”青袍客一怔,心想:“你指力如此了得,自是大有身份的高人。你来向我挑战,怎能一开口就要我相让?”便道:“大师何必过谦?要决胜败,自然是平下。”黄眉僧道:“四子是一定要饶的。”青袍客淡然道:“大师既自承棋艺不及,也就不必比了。”黄眉僧道:“那么就饶三子吧?”青袍客道:“便让一先,也是相让。”
      黄眉僧道:“哈哈,原来你在棋艺上的造诣甚是有限,不妨我饶你三子。”青袍客道:“那也不用,咱俩分先对弈便是。”黄眉僧心下惕惧更甚:“此人不骄不躁,阴沉之极,实是劲敌,不管我如何相激,他始终不动声色。”原来黄眉僧并无必胜把握,向知爱弈之人个个好胜,自己开口求对方饶个三子、四子,对方往往答允,他是方外之人,于这虚名看得极淡,倘若延庆太子自逞其能,答应饶子,自己大占便宜,在这场拼斗中自然多居赢面。不料延庆太子既不让人占便宜,也不占人便宜,一丝不苟,严谨无比。
      黄眉僧眼见想耍赖捞到先手的目的不能达到,为了和段延庆争先手,他居然自残肢体,用铁锤敲断了自己的一根脚趾。此种举动实在是骇人听闻。
      黄眉僧道:“好,你是主人,我是客人,我先下了。”青袍客道:“不!强龙不压地头蛇,我先。”黄眉僧道:“那只有猜枚以定先后。请你猜猜老僧今年的岁数,是奇是偶?猜得对,你先下;猜错了,老僧先下。”青袍客道:“我便猜中,你也要抵赖。”黄眉僧道:“好吧!那你猜一样我不能赖的。你猜想老僧到了七十岁后,两只脚步的足趾,是奇数呢,还是偶数?”
      这谜面出得甚是古怪。青袍客心想:“常人足趾都是十个,当然偶数。他说明到了七十岁后,自是引我去想他在七十岁上少了一枚足趾?兵法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他便是十个足趾头,却来故弄玄虚,我焉能上这个当?”说道:“是偶数。”黄眉僧道:“错了,是奇数。”青袍客道:“脱鞋验明。”
      黄眉僧除下左足鞋袜,只见五个足趾完好无缺。青袍客凝视对方脸色,见他微露笑容,神情镇定,心想:“原来他右足当真只有四个足趾。”见他缓缓除下右足布鞋,伸手又去脱袜,正想说:“不必验了,由你先下就是。”心念一动:“不可上他的当。”只见黄眉僧又除下右足布袜,右足赫然也是五根足趾,那有什么残缺?
      青袍客霎时间转过了无数念头,揣摸对方此举是何用意。只见黄眉僧提起小铁槌挥击下去,喀的一声轻响,将自己右足小趾斩了下来。他身后两名弟子突见师父自残肢体,血流于前,忍不住都“噫”了一声。大弟子破疑从怀中取出金创药,给师父敷上,撕下一片衣袖,包上伤口。
      黄眉僧笑道:“老僧今年六十九岁,到得七十岁时,我的足趾是奇数。”
      青袍客道:“不错。大师先下。”他号称‘天下第一恶人,什么凶残毒辣的事没干过见过,于割下一个小脚趾的事哪会放在心上?但想这老和尚为了争一着之先,不惜出此断然手段,可见这盘棋他是志在必胜,倘若自己输了,他所提出的条款定是苛刻无比。
      黄眉僧虽然以一根小脚趾换来了先手,但此局棋他并没有占到便宜,随着局势的发展,黄眉僧的劣势就越来越明显了。段誉的棋力很显然比黄眉僧的棋力高了许多,段誉在旁边看了干着急:
      《金庸武学地图》之棋(5)
      覃贤茂
      十七八子后,每一着针锋相对,角斗甚剧,同时两人指上劲力不断损耗,一面凝思求胜,一面运
      气培力,弈得渐渐慢了。
      黄眉僧的二弟子破嗔也是此道好手,见师父与青袍客奇兵突出,登起巨变,黄眉僧假使
      用不应,右下角隐伏极大危险,但如应以一子坚守,先手便失。
      黄眉僧沉吟良久,一时难以参快,忽听得石屋中传出一个声音说道:“反击‘去位,不失先手。”原来段誉自幼便即善弈,这时看着两人枰上酣斗,不由得多口。
      常言道得好:“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段誉的棋力本就高于黄眉僧,再加旁观,更易瞧出了关键的所在。黄眉僧道:“老僧原有此意,只是一时难定取舍,施主此语,释了老僧心中之疑。”当即在“去位”的七三路下了一子。中国古法,棋局分为“平上去入”四格,“去位”是在右上角。
      黄眉僧围棋水平虽然不行,但良心却是大大的好,此次他来自讨苦吃,其本心却是为了大理百姓的利益。保定帝之所以能请动黄眉僧的大驾,是因为保定帝答应了黄眉僧要免去大理百姓的盐税,不过黄眉僧虽然揽下了这件瓷器活,看来他并没有金刚钻。
      黄眉僧五年前为大理通国百姓请命,求保定帝免了盐税,保定帝直到此时方允,双方心照不宣,那是务必替他救出段誉。黄眉僧心想:“我自己送了性命不打紧,若不救出段誉,如何对得起正明贤弟?”武学之士修习内功,须得绝无杂念,所谓返照空明,物我两忘,但下棋却是着着争先,一局棋三百六十一路,每一路均须想到,当真是锱铢必较,务须计算精确。这两者互为矛盾,大相凿枘。黄眉僧禅定功夫虽深,棋力却不如对方,潜运内力抗敌,便疏忽了棋局,要是凝神想棋,内力比拼却又处了下风,眼见今日局势凶险异常,当下只有决心一死以报知己,不以一己安危为念。古人言道“哀兵必胜”,黄眉僧这时哀则哀矣,“必胜”却不见得。
      黄眉僧不仅不能必胜,而且是必败,最后还是段誉出来给他帮了忙。段誉修得有“百冥神功”,情急之正,在段延庆的铁杖上胡乱一抓,使段延庆吓了一跳,这才解了围。
      黑白子棋力如何,不可知,但名为黑白子,对围棋的爱好,自是不言而喻。
      向问天投其所好,只可惜棋力不高,因此用古谱引得黑白子上钩。
      传说刘仲甫是当时国手,却在骊山之麓给一个乡下老媪杀得大败,登时呕血数升,这局棋谱便称为《呕血谱》。这局共112着,向问天和黑白子走了60几手,就停手,让黑白子更是念念不忘。
      向问天走到石几前,在棋盘的“平、上、去、入”四角摆了势子,跟着在“平部”六三路放了一枚白子,然后在九三路放一枚黑子,在六五路放一枚白子,在九五路放一枚黑子,如此不住置子,渐放渐慢。黑白双方一起始便缠斗极烈,中间更无一子余裕,黑白子只瞧得额头汗水涔涔而下。
      黑白子见向问天置了第六十六着后,隔了良久不放下一步棋子,耐不住问道:“下一步怎样?”向问天微笑道:“这是关键所在,以二庄主高见,该当如何?”黑白子苦思良久,沉吟道:“这一子吗?断又不妥,连也不对,冲是冲不出,做活却又活不成。这……这……这……”他手中拈着一枚白子,在石几上轻轻敲击,直过了一顿饭时分,这一子始终无法放入棋局。这时丹青生和令狐冲已各饮了十七八杯葡萄美酒。丹青生见黑白子的脸色越来越青,说道:“童老兄,这是《呕血谱》,难道你真要我二哥想得呕血不成?下一步怎么下,爽爽快快说出来吧。”向问天道:“好!这第六十七子,下在这里。”于是在“上部”七四路下了一子。
      黑白子啪的一声,在大腿上重重一拍,叫道:“好,这一子下在此处,确是妙着。”
      《金庸武学地图》之棋(6)
      覃贤茂
      金庸酷爱围棋,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在香港围棋界金庸是有名的“闻人”。说“闻人”而不说“高人”,显见金庸的棋艺和高手相比,还有差距。
      金庸的堂弟查良钰谈到金庸与围棋时说:
      小阿哥的围棋下得很好,是业余六段。在他的书房里,悬挂着由李梦华签名的围棋段位
      证书。他和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棋圣聂卫平关系很好。陈祖德患病在香港医治时,他专门把陈院长请到家里住了半年多。他曾向聂棋圣拜过师,聂棋圣在小阿哥家吃螃蟹打破纪录的事,多家媒体曾经报道过。
      金庸下围棋不行,但写围棋心思之巧,却是无人能比。此回金大侠写围棋,又有妙处。
      金庸在《碧血剑》中写袁承志和木桑道人比棋,“围棋最重得失,一子一地之争,必须计算清楚,毫不放松,才可得胜”,这时金庸的棋艺是乎还停顿在一种斤斤计较的境界。到得《天龙八部》中,金庸的境界显而易见地是有所提高,于是设了一局珍珑,让又丑又笨又不懂棋的和尚虚竹破了珍珑,此处甚是精妙,让人拍手称快,可这还不是金庸的最高境界。
      金庸写到《笑傲江湖》时,武侠棋艺似乎更进了一步,金庸竟利用了《呕血谱》的传说让向问天和黑白子两人摆棋。只用前人的《呕血谱》就引诱黑白子,可见呕血谱之魅力。神话和武侠的结合,妙笔生花,使人觉得金庸之棋艺确是见长了,简直远离了凡尘,进入了虚无飘渺的境界。
      珍珑是围棋中的难题,并不是两人对弈出来的阵势,因此或生、或劫,往往极难推算。寻常的珍珑少则十余子,多者不过四五十子。金大侠写出的这一局珍珑却有二百余子,劫中有劫,既有共活,又有长生,或反扑,或收气,花五聚六,复杂无比。
      棋盘的珍珑之局虽解,但人生中的珍珑之局却难解。虚竹来日方长,还有一段惊险之路要走。
      围与棋
      悟性
      围与棋
      凶吉道棋
      何痴足恶
      黄与眉
      “盈”满段
      延庆
      黑白子与棋谱
      珑贯僧珍
      围和棋
      暗lvse(

017 金庸之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