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一章曹刘结义[2/2页]

汉末吾为帝 胡无人汉道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相见时难别亦难!好!贤弟此言甚好!此诗不同以往,不知是何体裁?”大诗人曹操一听刘冠念出这首七律就来精神了!
      “此乃七律!”刘冠说到。
      “善!天色不好!为兄不可久待,来日在与贤弟共叙!”曹操看天色晕晕的骑上马跟刘冠道别。
      “好!兄长路上小心!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刘冠也跟曹操告别!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哈哈哈!为兄已知!相逢之日,便是为兄请尔喝酒之时!”曹操起码飞奔而走!
      刘冠心有戚戚的看着即将将要下雪的天,坐在马车上回家。
      ……
      不知不觉熹平五年将要过去了,刘冠回到了真定老家祭祖。
      祭拜过后刘冠就行礼射之礼,手拿五石宝弓搭上箭矢。
      汉朝一石约等于现在120斤左右。
      刘辉在一旁高唱“汝何执?”
      “吾何执?吾之射也!”刘冠回答之后手放箭羽。箭若流星,飞快的奔向箭靶。
      箭靶离刘冠有一百步,汉朝一步大概在六尺左右,汉朝一尺约等于现在的23。也就是一百三十米左右。
      “中鹄!”刘冠府上的下人报靶。
      中鹄也就是箭靶上的白色那一块,大概89环左右。
      刘冠一听不是很满意,于是再射,弯弓搭箭,一石弓被拉的满满的然后蓄力了一下放箭,箭又飞快的飞向箭靶。
      府上的下人以为就这样算了的时候刘冠继续弯弓搭箭,连续五次。连续五次弓弦炸响,箭靶被击中的声音之后。
      “中的!”下人大喊。
      中的也就是正中红心,十环!
      下人们听到刘冠射中十环,大声欢呼呀!过一会大家看到的却只有一只箭插在箭靶上面,其余的箭都掉在地上。表情有些诡异。
      “家主当真神人也!六箭之中虽然四箭射空,然以三岁之龄,挽一石之弓,于百步之外一箭中鹄,一箭中的!闻所未闻也!”下人们都带着衣服钦佩的模样在叽叽喳喳的议论不休。
      虽然只中了一箭,但是还是要吹吹主人,在主人心目中留下好个印象。
      “额~~~!尔等错也!”负责报靶的下人尴尬之中带有一丝骄傲的说到。
      “何错之有?此技除神人何人能及?”大家一见这报靶人有些不识相,非要纠结落靶的几箭都不高兴了。
      “非也非也!家主非是一箭中鹄,一箭中的,而是一箭中鹄,五箭中的!”报靶人一脸骄傲的说到。
      大有一种你们都看家主去了,而劳资确是盯着靶子。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除了我怕是没人知道了。
      “不可能!四箭在地,一箭中的,诸位皆是明目在心,何言五箭中的?莫非汝欲阿谀奉承乎?”大家听报靶人说的都争了起来。
      心里大骂,“拍马屁也不带上劳资,劳资也不会让你拍成功!”
      这就是所谓的不患寡而患不均。风头都让你抢了我们呢?
      所以说孔子说的中庸之道是有道理的,有些人总想标新立异,口里喊着不招人妒是庸才。
      可是你也得有能力抗拒别人嫉妒而带来的灾害!没能力之前就要潜龙在渊,引而不发。
      等到时机成熟,就是鱼跃龙门,扶摇直上。
      要让别人想发难都没机会,不然你就会一直处在被嫉妒之心带来人烦恼深陷泥潭。
      “吾不多言,诸位且看此箭尾!”报靶人也知道自己可能要被孤立了!就不在卖关子,把刘冠射的箭交到大家手中。
      大家都是一个府上上班的同事,要是被孤立了,不说给你找麻烦,单单是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别人不理你你就很尴尬了。
      何况大家搞不好还给你掺沙子,上眼药。一起把你排挤走,好事不叫你,黑锅全特么是你背。
      处理人际关系很是有必要的,不然怎么会有修平治齐呢。
      “咝~~~!怎会如此?莫非!”大家想通了,眼睛瞪得老大,嘴巴长着。望着刘冠和报靶人!
      “不错!主公射乃参连,,故诸位所见只有一箭中的。”刘冠连发五箭,每箭都在同一个位置。
      第二箭射在第一箭箭尾,把第一箭打了出去,后面依次这样,最后留下第五箭卡在靶子上面。
      所以大家看到的只有一箭中了,其余的都掉在地上。
      射箭技术有五射:这五种射技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
      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
      剡注:谓矢发之疾,瞄时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
      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
      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彩~~~!此技非人所能及也!”

第十一章曹刘结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