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儒生羞愤异常走了。
回去学了楚话,戴着楚冠来到长安觐见。
刘邦一看,嗯,知道改啦?好!就留下来了。
可是朝堂都是黄老门徒呀,儒家子弟没办法生存。
直到那个半吊子(也不知道是儒家脑抽,还是真的忘记了真正的礼仪)礼仪大儒叔孙通给刘邦定下了皇帝的礼仪,臣子的礼仪,刘邦一个地痞流氓那里受过这等待遇呀?欣喜之余看到儒生现在都这么识相,给他们几个官当一下,才慢慢走进汉朝。
可是靠着这些也远远不够儒家掌控政治局面呀,于是把主意打到第二代头上,进行政治投资。
刘邦也喜乐见闻,把汉惠帝刘盈交给他们教导。
后面大家知道了,硬是把刘盈教成了个仁义君子,政治小白了,除了仁义啥也不懂。
被人彘戚姬给吓到了,没过多久死了。
这下子政治投资失败了,接连换皇帝,陈平周勃反杀,把儒家清理出了朝堂迎接刘恒继位。
刘恒喜欢的是黄老,因为他娘薄姬为了迎合刘邦的喜好学习黄老,所以刘恒受了影响。
儒家之能出局。
到了刘启恰巧刘启他妈窦太后同样因为迎合刘恒而喜欢黄老而受影响只用黄老。
到了刘彻的时候,刘彻对于学术看的很轻,能够为自己所用就喜欢。
儒家看到希望了,联合起来帮着刘彻反抗。
然后被窦太后一巴掌拍熄了,刘彻也差点丢失皇位。
窦太后因为这事又把儒家赶走了。
这样儒家迎来了落魄期,直到董仲舒崛起,拳打《左传》《谷梁》,脚踢《易》、《书》、《诗》。
愣是把《公羊》抬上了庙堂。
儒家再一次政治投资,对象是刘据,巧了这一次的刘据又被教成了政治小白,只知仁义。
刘彻多次说出这小犊子不像我的话。
终于“巫蛊之祸”发生了,儒家政治投资再一次破产。
几次三番的政治投资破产,让他们明白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筐里面,要大面积撒网,总能收获成果。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还真挺好的,历经各种改朝换代一直屹立不倒,纵使一时出不了头,转身还是出现在朝堂之上。
世家投资就是按照这个方法生存的。
管你朝代变更,我千年世家依然是世家。
管你朝代变更,你不可能不用官员吧。
所以有恃无恐。
甚至到了后来孔子后人投降都不落人后。
当然现在被查到孔子血脉被人换了。
这我就很替夫子老人家悲伤了。穷极一生只为了让人兄友弟恭,父慈子孝、亲仁爱人、至善至孝。没有被人认可。
好不容易徒子徒孙有出息了,给他老人家脸上抹粉打扮,让他一生不敢以圣人自居的称号有了。
没想到转眼间,就有自己的子孙给他脸上抹黑。
头投降,而且还是他一生看不起的夷狄投降。
转而嫡系子嗣被人家奴杀光了绝嗣了。
然后竟然还有夷狄成了他的后人,继承了历朝历代给他上的爵位——“衍圣公”。
如果他老人家真的在天有灵,怕是棺材板都要气炸了,坟头冒烟了。
第三十八章儒家悲惨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