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章姓、氏、名、字[1/2页]

汉末吾为帝 胡无人汉道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次大家都没有在出声了。大家都不敢出声。
      不然天下皇室会说。
      这特么安的什么心思,非要搞死刘姓是吧?
      还把藩王全部逮捕。
      这大汉经历三百多年,刘姓多如牛毛,藩王诸侯遍地开花。
      没有证据你想搞我们?找死!
      谁敢呀,这刘姓大多数都是流氓性子,毕竟从骨子里带出来的,即使过了三百年,刘邦给他们的血脉依然根深蒂固。
      就在大殿内只听到鼻息声的时候,突然一阵悲鸣“呜呜呜……”
      大家转头一看原来是刘冠。
      刘宏也注意到了于是阴沉着脸:“放肆,汝何以在朝堂之中如此失礼?莫非要学那说客与御史,言大汉将亡焉之论?”
      “非也!回禀陛下,臣非哭社稷江山,乃哭己与百官也!呜呜呜……”刘冠带着哭腔说到。
      “为己哭?是何缘由?为百官而哭,亦因何?”
      “臣未仕前,闻古之君王加官千石之员,非封乃拜!
      又闻太宗皇帝除谤罪!
      三公位于百官之首,辅佐天子,调理阴阳!
      臣尝闻‘刑不上大夫何以堂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礼绝百僚,位于三公之为的司空却因失言而下廷尉受牢狱之灾?
      故而唇亡齿寒而悲矣!
      司空失言却是有罪,然其所为者,乃汉室正统。
      纵然有罪勒令致仕便可?可以交由廷尉查处,致仕三公之尊斯文扫地耶?”虽然张济那个方法把他也带进去了,但是他并不想堂堂一个三公,只因为失言就被廷尉查处,这样太过于让人百官心寒了。
      毕竟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然也!陛下臣太尉杨赐附议!三公之尊,不可因失言治罪?”太尉杨赐首先领悟到了。
      这个时候是张济,下次会不会是自己呢?
      好歹是个另类宰相,怎么能进廷尉。
      “臣司徒袁隗附议!”
      “臣执金吾袁逢附议!”
      “臣太常卿附议!”
      “臣光禄勋附议!”
      “臣太仆寺附议!”
      “臣卫尉附议!”
      “臣宗正附议!”
      “臣大司农附议!”
      “臣少府附议!”
      “臣廷尉附议!”
      “臣大鸿胪附议!”
      “臣等附议!”
      三公九卿执金吾为首,后面的人自然就跟着了。
      其实即使三公九卿不附议他们也要附议。
      毕竟兔死狐悲呀,说不定哪天轮到自己了。
      堂堂三公之尊都被弄得没尊严送到廷尉衙门去,那他们呢。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绝对会拥护。
      “诸公莫要在言,仆有罪,但,此方法乃是最好之法,釜底抽薪之计,一绝永患。”张济虽然认罪任然坚持自己的方法。
      这就是汉士大夫与后面朝代士大夫的区别,以死报君王。
      “司空谬矣!刘姓封王者皆高祖后裔,与国同休!地位崇高,乃是拱卫刘氏家族之神器,岂可因民间一谬言而捕之?
      若无故捕之,何以面对至高祖皇帝与世祖皇帝在天之灵。
      刘氏宗亲又何以报效朝廷?
      若捕之,必然天下大乱,重启七王之乱,淮南王之祸也?
      司空又何以平定诸王?
      冠不才有一策可解当前之急!”刘冠虽然不像想让张济进廷尉,但也不同意他的方法,毕竟张济的方法属于玩火。
      一旦真的抓捕

第四十章姓、氏、名、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