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青年,往东来到孔府。
孔府坐北朝南,迎面是一个粉白的大照壁,门前左右两侧,是一对圆雕雌雄石狮。红边黑漆的大门上,镶嵌着狻猊铺首,大门正中上方,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朝奸相严嵩手书。
门两旁明柱上,悬挂着一对对联,上联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下联是“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这副对联,是本朝第一才子纪均的手书。文佳字美,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对联口气之大自不待言。
发人深思的是上联“安富尊荣”的富字,“富”字上少了一点。下联“文章道德”的章字,“章”字中多了一笔。寓意衍圣公官职位列一品,田地万亩千顷,富贵没了顶。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有人说是纪均的崇敬,也有人说是纪晓岚的诙谐。至于他到底出于何种心里,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才明白。
穿过第一进狭长的庭院,便是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门楣上高悬着明朝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的“圣人之门”竖匾,下有阀阅承托,门柱有石鼓夹抱。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
入圣人之门,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木质结构,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类似遮堂门。屏门顶覆灰瓦,门楣悬明世宗亲颁“恩赐重光”匾额。
门的四根圆柱下有石鼓夹抱,上面承托着彩绘的屋顶,前后各缀有四个倒垂的木雕贴金花蕾。两面后侧有东西厅房,是仿照朝廷的“六部”而设立的六厅。这是大金人的手笔了。
走过这道木门,又是一个庭院,其后便是宽敞的孔府大堂。大堂中央有一绘流云的八宝暖阁,正中的太师椅上,披铺着一整张斑瓓虎皮,椅前狭长高大的红漆公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印盒、签筒等。
正中悬挂着一个“统摄宗姓”匾,上刻清世祖顺治的谕旨,要衍圣公“统摄宗姓,督率训励,申饬教规,使各凛守礼度,无玷圣门。”正一品爵位的仪仗陈列在两旁。
大堂之后是一条通廊与二堂相连,两堂呈“工”字形。二堂也叫后厅,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及受皇帝委托,第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室内正中,上、下挂着“钦承圣绪”和“诗书礼乐”的大匾,两旁立着几块石碑。
二堂两头的梢间,东为启事厅,西为伴官厅。二堂之后又是一个庭院,两棵冲天挺拔的苍桧并列两旁,六个石雕盆内,各立一块奇形怪状的太湖石。
此院的北屋即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也是他们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
此院的东西配房各有一进院落,东为册房,掌管公府的地亩册契,内为司房,掌管公府的总务和财务。西为书房,说是衍圣公读书的地方,实际上是孔府文书档案室。
三堂之后,便是孔府的内宅部分,亦称内宅院。有道禁门与外界相隔。本朝皇帝特赐虎尾棍、燕翅镗、金头玉棍三对兵器,叫六个守门人持武器立于门前。
姓孙的锦衣青年,带周元鹏到此,便立在一侧,等候孔府内传事向里禀报。赵安早被留在二门的耳房饮茶。
第84章:孔府(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