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4章:难回(2)[2/2页]

乱世沉迷 枞川绿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驱百姓,将此水贯穿金陵,改称“秣陵湖”。
      隋文帝灭南陈,忌惮金陵王气浓厚,一纸诏书,挖土石,断源流,破龙脉,填沟渠,畜鸟兽,把游湖夷为蛮荒,填作污泥窟。杨家天子原以为,此湖就此沦为历史陈迹。
      谁曾想生子不肖,隋炀帝幸扬州,疏浚运河,又给它留了喘息之机,涓滴成溪汇流成河,两百年后,玄武湖又重见天日。
      时隔不久,王安石荣任江宁府尹,励精图治,要改天换地,以逞其能,以造福百姓的名义,泄湖造田。
      王安石此举,不仅使得玄武湖,再度消失两百余年,还让整座金陵城的排水系统,都陷入了瘫痪境地,只要一下雨,就成了汪洋一片。
      宋朝皇室重文轻武,明知“废湖还田”太过荒唐,民间也怨声载道,却因为王安石在士林当中,有重名,影响大。
      为全王安石之名声,只能视老百姓若不见。
      王安石推行的“废湖还田”主张,一直维持到大宋灭亡。
      直到元朝郡守改弦易辙,再度疏浚湖泥,金陵的老百姓,才能稍解遇雨成灾的噩梦。
      大明王朝建都石头城,因为此湖王气浓郁,便划为禁地皇家独享。朱笔一勾,此湖声誉日隆,二百六十余年,庶民无缘一睹真容。
      后金挺进中原,大清龙旗招展,此水忽然就脱圣入凡,没有了龙气。仅因避康熙皇帝讳,改玄为元,称为元武湖。
      如今恢复玄武湖之名,湖面虽不及最盛时的三分之一,但依旧气象万千,叫人流连。
      谈到江南形胜之都,皇家旧园林,也命途多舛,周元鹏不禁唏嘘。
      孙先生见他又作,文人多愁善感之态,不禁笑道:“周公子,如今我们也算畅游‘御花园,再到‘龙舟上坐坐如何?”
      周元鹏明白孙先生说的,是湖中游船,叹了口气,应道:“敢不从命?”
      于是这二人在风荷园,登上了一艘画舫,孙先生坐在当中,周元鹏坐在船头,两人中间有一小方桌,花生、瓜子、状元豆,另加一壶碧螺春。
      一个三十多岁的艄公,在船尾划桨,一声不吭。
      船到湖心,孙先生开口说:“周公子,你到南京也有些日子了,不知作何打算?”
      周元鹏笑笑,说:“元鹏素无大志,对人生从来都不作什么计划,随遇而安。”
      孙先生说:“前些日子,宋先生跟我讨论过你的事情。我们一致认为,公子东华门之举,虽然鲁莽,但对促使袁公走向共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清帝退位,已除,南北一心,更无变乱。
      公子对我中华民族,是有大功的。只不过对你个人而言,此举作出的牺牲,多了些。不过我们都觉得,牺牲是有价值的。所以革命党愿意,为公子做些补偿。不过建设民国之伟业,还是更适宜熟悉政治,有政治经验之人来做。
      也正是基于此,我才辞掉了大总统的职务。不过也因此,革命党就无法给公子,在政府部门,安排一个跟你功劳相匹配的职位。孙某虽然才薄,想与公子携手,为国为民,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公子英雄年少,不知道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第124章:难回(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