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成材是母亲的骄傲,他从小乖巧、聪明且学习刻苦。十年寒窗,成材终于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里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领着较高的薪水,过上了白领生活。
在这个落后、封闭的小山村,这成了爆炸性的新闻,乡里乡亲都拿成材作为榜样,鼓励自家的孩子好好读书,将来也谋求一份好工作。所以不论成材母亲走到哪里,总有人能认出她,“她就是成材的母亲啊,可供出了一个好儿子呢!”听得母亲如同吃了蜜,一直甜到心里。
几年前,成材在城里找了一位长得很漂亮的媳妇,并风风光光地在城里举行了婚礼。婚礼前,由于“山高路远”,儿子怕爸爸妈妈舟车劳顿,只是在电话里告诉他们:“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不用你们操心,你们也不用来,过几天,我们会回来。”
果然,几天后,成材回来了,可是只有成材一人。母亲问儿子,“媳妇咋没来?”成材支支吾吾,“她感冒了。”从儿子不太扎实的言语中,母亲似乎听出了什么,只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不觉又两年过去了。这天,儿子打来电话,兴奋地告诉母亲,自己有儿子了,母亲有孙子了。“母子平安,现住在医院,一切都好!”
母亲听了,高兴得合不拢嘴,找来父亲一商量,两人达成一致,“这次说什么也得去,可得把媳妇侍候好了,把孙子养胖了!”于是,母亲穿上那年为出席儿子婚礼准备的那套暗红的漂亮的衣服,脚下是一双“皮鞋”,其实是革做的,穿在脚上有些硬,走起路来很不舒服,但母亲知道城里人喜欢看这样的鞋子。
天还没有破晓,到处静悄悄的。母亲带上了连夜为孙子缝制的小棉袄,还有鸡蛋红糖什么的,让老伴骑着自行车经过十几里路的颠簸把自己载到汽车站。看着她上了汽车,老伴回去了。母亲中间又倒了几次车,在暮色沉沉华灯初上的晚上,她终于到达了儿子所在的城市。
母亲找了一公用电话亭,拨打了早已熟记在心的儿子的电话号码,惊讶的成材连连说,“你怎么来了,怎么不早告诉我?在车站呆着别动,我去接你!”母亲心里乐了,“总算到了,我能早说吗,我早说了,你还能让我来吗?我不来,怎么见孙子,怎么侍候月子!”
成材领着母亲住进了一家豪华宾馆,母亲看到“富丽堂皇”的房子,眼睛睁得很大,嘴巴也成了O型,满脸的疑惑:咋住这啊,回家住不就把钱给省了?只有儿子心中明白,“尊贵体面”的岳父岳母在家为自己的女儿做后勤工作呢,母亲去
第21章乡下母亲的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