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仁爱应该是大爱,爱所有人,于是被排挤。
在大唐,大多数制度设计都围绕一个目的:削弱氏族势力,这些氏族均是儒家教徒,有的甚至是祖传的儒学家学。
皇族并非不适应儒家,只是以老子后裔自居,推崇道家而已。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并不是正统的汉人,血统中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对于儒家文化并不是十分看重,再加上大唐开放大气,佛教的中国化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儒家思想,同时儒家的某些东西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了。
临风而立的陆德明看了许久,终于疑惑的指了指庄子中央的那座最高的建筑,道:“子慎,老夫早就想问了,这座...似乎是塔?是做什么的?”
众人聚在他的身边,闻言向前方看去,尽皆心有疑虑。
谢昭笑道:“那是一座钟楼。”
“钟楼?”陆德明问道:“为何不见钟?似乎有些不合规格。”
谢昭摇头道:“此钟非彼钟,虽然都是报时所用,但是有根本上的区别。”
这座钟楼,是他仿照后世西山钟楼所造,糅合了大唐的建筑风格,自然与大唐钟楼不同。
因为,他这座钟,不是用来敲的,是自鸣钟。
谢昭招了招手,一旁的李承道走了过来,先是施礼,然后道:“这座钟楼,老师为之命名为:南山钟楼,钟楼内部以纯铜打造机括,辅以精钢。
钟楼分四面,每一面皆有钟面,钟面为混元形,分为十二大格,为十二时辰,六十小格,每一格代表一分钟,十五分钟为一刻,半个时辰为一个小时。
白日,清晨十分,也就是老师所说八点,钟声响起,代表一日初始。
傍晚十分,六点整,钟声结束,代表一日之末。
晚间钟声不鸣,万籁俱寂。”
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李纲没注意别的,他就注意纯铜打造了。
“这得靡费多少?”
李承道想了想,道:“不多,耗费铜料五万斤。”
一阵阵咳嗦声传来,谢昭呲牙,生怕这几个老夫子一不小心把自己咳玩完了,那可就不好了。
孙思邈倒是一脸的无所谓,他老人家是道家,讲究的是无为,无为无为,无所谓。
既然都无为了,区区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罢了,算得了什么?
“这钟楼不错,老道很喜欢。”
孙思邈笑道:“纵然靡费了一些,那也是人家自己的钱财,你们操的哪门子心?”
五万斤铜料啊!你这老道说的轻松,那可都是钱啊!
一斤铜料,大约能造出一斤六两铜钱来,差不多就是一贯六百文,要是官府黑心一点,铜料少一点,造出两贯钱来也不算什么难事。
差不多十万贯啊!就造这么一座钟楼!
玄都观的那口闻名遐迩的铜钟,才花了多少钱?不过是一万贯而已,就这都被御史喷的差点连道观都关门了。
你这么一座钟楼,光是钟就花了十万贯,其余的砖石、木料、钢材、人工等等,耗费自然也不小。
里里外外这么一算,没有十五贯下来不来。
“败家子啊!”陆德明倒吸了一口凉气,跺着脚,恨铁不成钢,道:“十五万贯,一个上州的赋税也没有这么多,去岁核算赋税,一年也不过三千万贯。
十五万贯啊!得是多少民脂民膏!”
李纲与褚亮也是义愤填膺,反倒是别人没有什么反应,这是人家自己挣的钱,你管人家做什么呢?
李承道似乎觉得火力不够猛,又加了一把火。
“三位夫子请看,老师建造的这??河景区,这才是大头,这两个月,老师挣的钱都砸进去了,还拉了不少饥荒呢,如今已经耗资近无十万贯了。”
这下子连孙思邈也不淡定了!
这特么的狗大户!真特么的有钱!
第六十一章 狗大户谢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