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三章 冬日暖意[2/2页]

唐士无双 大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煤老板们数不胜数。
      拿下豳州,就等于拿下了金山银矿。
      李泰到了豳州,第一件事,便是把降卒全部要了过来。
      他要建造钢铁厂,要挖煤,没有人可不成。
      而降卒无疑是最好的劳力,能当兵的,身体就没有差的。
      当冬日渐渐寒冷起来的时候,长安便开始有铺子,出售煤炉子了。
      随之而来的,是豳州的优质煤。
      豳州煤运到被炸成白地的渭北,就地与黄泥混合,压制成一块块蜂窝煤,运往长安城。
      煤炉子带着一截长长的铁皮罐子,把炭毒排了出去。
      三块蜂窝煤,足够一天的用量,而且坐上一个铁水壶,一整天都不会缺热水。
      一时间,煤炉子火爆长安,无论有钱人还是穷人,家中都必备煤炉子。
      主要是,它暖和啊!
      弄个煤炉子往家里一放,白天晚上都热乎乎的,大雪天的烧着开水聊着天,简直不要太舒服。
      至于价格,自然不便宜,煤炉子一套一百文,蜂窝煤一文钱十块。
      就这个价格,普通百姓咬一咬牙是能接受的,毕竟这玩意买一个,就能用好几年,铁制的家伙,耐用。
      一次投资,数年受益。
      至于有钱人家,更是一买就买几十上百。
      谁家不是大门大户的,家里别的不多,就是房间多,反正也便宜,门房都能轮的上一个。
      大冷天的,家里冻死了人,别人还不说自家苛待奴仆?传出去这种名声,总归不美不是?
      这生意,自然也是南山的生意,煤炉子上,还用钢印压出了南山的印记。
      那是一座山峰,云雾缭绕之中,南山两个字清晰可见。
      招牌很重要,品牌效应在哪个时代,都是最具影响力的。
      谢昭打算让别人一提到这些产品,就想到南山。
      南山出品,必属精品!
      等别人仿造出来,那就不好意思了,南山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你就去外面开发市场去吧。
      长兴坊谢府,蒋书翻着账册,道:“自南山煤炉销售以来,已经售出煤炉子近十万套,蜂窝煤更是不计其数。共盈利接近十万贯。”
      李承道抬了抬头,皱眉道:“利润这么低?”
      蒋书苦笑道:“郎君,南山那边说了,这是利国利民之时,不得为富不仁,能维持下去就成。小门小户的,一家数口,一个煤炉子足以取暖,至于那些富贵人家,就用的比较多了。
      好在长安富贵人家多,这些利润,他们贡献了大半。”
      李承道不满的道:“某倒不是要与民争利,只是这煤炉子再好,也不及南山的暖气设施,睡个觉起来身上都一股子煤味,老师还不让某去南山,着实难受。”
      蒋书咧嘴,道:“主人也是为郎君着想,长安这里,不能没有人坐镇,郎君是最合适的人选。”
      “老师说了,咱家没有奴仆!”李承道皱眉道:“你们一家的放良文书也早就拿到手了,以后不要再以奴仆自居,不得以主人称呼老师。”
      蒋书闻言,一脸肃然,道:“阿娘说了,主人大恩,某一家结草衔环,也得报答,那放良文书,阿娘已经烧了某与阿娘的,只是家姐与家妹将来还要嫁人,就留了下来。”
      李承道叹了口气,道:“这又是何苦。”
      蒋书躬身施礼,道:“郎君不必再劝,这是某阿娘的决定,也是某的决定。”
      李承道不再多说,点头道:“上个月的利润都算好了吧?算好了,让各家明日到酒楼结算。”
      蒋书笑了笑,道:“十一月份的利润比往常还要好些,尤其是酒楼、茶社,更是每日爆满,咱们酒楼、茶社也装了那暖气设施,坐在里面,可比家里舒服多了。”
      说到这里,李承道忍不住又抱怨道:“那几位大将军也真是,连人都抢,不然咱们家也通了暖气了,省的弄个煤炉子吃灰。”

第六十三章 冬日暖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