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零一章 女子读书[2/2页]

唐士无双 大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至于他的儿子,要不要在南山读书,回头再做计较。
      张亮把张?拽了出来,豪爽的道:“子慎老弟,这是某家的亲子,某就这么一个亲儿子,你看看能不能帮着教育一下。”
      “好说!”谢昭叉手道:“回头成绩出来,只要能过关,某一定不吝学问。”
      “多谢!”张亮喜不自胜。
      他与谢昭的关系很微妙,眼看诸多同僚因为靠着谢昭发了大财,一个个腰缠万贯,整日里吃香喝辣的,而自己却越来越落后,就有些不痛快。
      本来他是想跟谢昭过两招的,后来发生了那档子事,自己差点成了宦官,这才对谢昭有了几分好感。
      但是要说交情,那万万是没有的。
      他儿子也不小了,今年都二十了,比谢昭还大两岁。
      但是为了跟谢昭攀攀关系,他毫不犹豫的把张?拉了出来。
      谢昭也理解张亮,毕竟谁不爱钱呢?
      为了钻进南山集团,他可没少使手段。
      昨日的招股大会,可是花了好大一笔钱,才得了一点股份,勉勉强强算是上了船。
      只不过他这种后来者,明显属于只能拿分红的,核心决策他是摸不到边的。
      “还有谁觉得女子不能读书的,请自行离去。”谢昭一脸纯良的道:“当然,你们的孩子,想在书院读书,某是不会阻拦的,也不会歧视,该教的也会教,绝不藏私。”
      “谢郎君说笑了,女子读书算什么?谁家的闺女没有请先生在家里教?”
      “就是就是,在家里读,跟在书院读,又有什么区别?”
      。。。。。。
      都是聪明人,自然分的清其中的利弊。
      那王青,不过是王家的探路石,想过来探一探南山书院的虚实。
      只不过王青不够聪明,竟然一上来就跟谢昭硬刚,被赶了出去。
      时辰移到,钟声响起,考试终于开始了。
      谢昭陪着陆德明巡视考场,见一个个学生抓耳挠腮的样子,不由笑了起来。
      “你那些题目啊,着实有些刁钻,也不知道这些孩子们能不能通过。”
      陆德明有些埋怨。
      谢昭笑道:“明心见性,因材施教。勋贵、富人家的孩子,都有家学渊源,若是不能知道他们的心性如何就收了,将来说不定会反噬。”
      陆德明哑然,苦笑道:“在外面你还说有教无类,你小子这性子啊。”
      “有教无类,那是对自己人。”谢昭振振有词,道:“至于这些孩子,学生是没有什么歧视的,只是他们不能带着目的来读书,否则就不纯粹了。”
      陆德明想了想,道:“也是,就像你允许女子入书院读书一样,都有你的道理。”
      “大唐盛世,容得下一些女子出来做事,点缀一下这盛世繁华。”
      谢昭信心满满。
      有人用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来概括这种情况,认为女子只要无才无智就是最大的德能了。显然这是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是父权制文化下的“双标”现象,因此被很多人所不齿。
      这种剥夺女子受教育权利的行为,致使她们长期处于“女憧憧,妇空空”的愚昧状态,在本质上其实是男权主义对女性的压迫和控制。然而,老祖宗这句话的本义真是如此吗?
      这种畸形观念其实早已深入封建文化的核心,但形成具体谚语的年代稍晚一些。清代文人张岱写:“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语殊为未确。”
      眉公是指明代文人陈继儒,他最早提出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而张岱则将其发扬光大。
      上一句容易理解,古代价值观对“德”非常看重,尤其是男人,需以德行为主,以才干为辅,即便没有才干,但只要德行高尚,就可视为最大的德。可倘若只有才干而德行低劣,那就属于德不配位了,必然受到讨伐。
      下一句理解起来就难了:女子没有才干就是德,这是什么道理?对于男子,德比才重要;而对于女子,无才甚至比德还要重要吗?

第一零一章 女子读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