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公主出嫁,也比不得这一次。
这场婚礼,注定要让人铭记。
太极宫,李世民站在殿前的广场上,远远的看着越来越壮大的队伍,神情淡漠。
臣子权势过盛,对于君王来说,并非什么好事。
谢昭就是这种人,不过好在谢昭对于朝堂没有什么兴趣,只是一门心思的在自己的地盘折腾,李世民对他的戒心,这才放了下来。
不然就凭今天这场面,谢昭就死定了。
李渊不知何时来到了李世民的身边,如今,他已经把太极宫让了出来。
玄武门之后,李渊心灰意冷,对李世民十分怨怼,就一直霸占着太极宫。
李渊毕竟是一代雄主,心理素质过硬,事情过去之后,他继续霸占着太极宫,言语中似乎并没有迁出太极宫的意思。
他似乎想宣示着主权,向世人证明玄武门政变,老二就是做错了,而他才是名副其实的受害者。
李渊的目的达到了,李世民的羞耻心还荡漾在玄武门政变的余波中,因此不好?着脸把老爹给轰出去,接下来的时间,李世民和贞观朝臣都在太子宫办公。
因为这份对峙,李世民和李渊保持了一年零交流状态!
看似平静的皇宫中,实则一直都处于风波诡谲之中。
两人的交锋,从来就没断过。
李世民用玄武门政变为两府之争画上了句号,可老爹选择厚着脸皮,继续盘踞在太极宫,李世民就像吃了苍蝇一样的恶心。
为了笼络天下人心,也为了打击老爹的帝王威严,李世民毅然举起了新官上任的火把,打算燎原一番。
第一把火烧在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下令,让所有被迫还俗的佛数、道数等出家人重新回到寺院、道观,一切恢复旧制。
英明神武的李世民,也忍不住开了历史倒车
在此之前,有关部门奏请李渊,说全国的佛数、道数队伍超过二十万人,已经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李渊一声令下,开始对宗教开始整顿,最终在京城保留三所寺庙,两座道观,州府保留一所寺庙,一座道观,其余的全部拆除。官方编制之外的出家之人,一律还俗,自力更生。
第二把火也烧于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下令,释放宫苑中的飞禽走兽、皇家宠物,各地停止进贡一切奇珍异宝,鼓励地方官员给中央政府进言。
李世民也很喜欢各种禽兽,李世民爱把玩小鸟,最后因魏征前来奏事,李世民不敢让魏征看到自己的掌中小鸟,就一面和魏征议事,一面用手掌握住小鸟,不想,竟让小鸟活活憋死的故事,恐怕所有人都知道吧。可是现在,李世民还是把火烧向了老爹的皇家园林、奇珍异宝,李世民越是打击,李渊玩物丧志、不务正业的昏君形象就越鲜明。
第三把火烧在武德九年八月,李世民下令,太极宫有很多宫女常年幽闭深宫,释放一批宫女,让她们回到自己的亲人身边,或者嫁人。
矛头还是指向了李渊的地盘,熟悉的配方,自然是熟悉的味道。
很有趣吧,老爹耍无赖,儿子耍心机,父子你来我往很欢乐。
李世民不想太绝情,可秦王府的幕僚和武将们着急啊。说白了,这帮人不是无欲无求的神仙,他们怂恿李世民发动政变,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无非是为了混个升职加薪,光宗耀祖。
这一点,李世民心里非常清楚。
在百善孝为先的时代,李世民也不好用强,只得屈就在低矮逼仄的东宫里。
但是他连连出手,直接把李渊按在了地上摩擦。
这倒也不算什么,能造反当皇帝的人,脸皮这种东西,对他们来说其实没什么用。
但是接下来,李世民与谢昭联手,压制世家,繁荣商贸,整肃军队。
一步步,一招招,都是降维打击,直接把李渊最后一点体面都打的体无完肤。
事到如今,李渊已经完败。
李渊是个很有心机的人,堪称一代雄主。
但是面对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没了任何信心。
眼看着大唐越来越好,百姓越来越富足,军队越来越强大,他总不能否认这一切吧?
第一三七章 十里红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