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2章 牧童遥指[1/2页]

问剑天涯 乾为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公冶长信一指船舷左侧,道:“韩兄,你便从这边走吧。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保重啊!”
      雁凌峰将短剑缠好揣入怀中,倒提青心剑,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公冶兄,他日若来北地,务必要到大名府侍剑山庄做客,兄弟就此别过!”
      墨船内响声隆隆,震荡不息,想必过不了一时半刻,这巨大的机关船便会自行拆解,两人虽依依不舍,却不敢耽搁,道别之后各自转身,分路而行。
      雁凌峰顺着公冶长信所指方向下去,三纵两跃跨过船舷,登上山岗,便听身后传来轰隆巨响,他疾步走进树丛,掩在暗处回首张望,只见皎洁月光下,黝黑色的墨船眨眼间崩塌摧毁,庞然大物化整为零,成了一片废墟。
      月光如注,打在雁凌峰略显憔悴的脸庞上,惊恐中显得黯然神伤,却也不无一份卷土重来的笃定和期许,毕竟经此一劫后,他已不是两三月前那个初涉江湖的无名之辈。
      雁凌峰站起身,听远处山丘上众人惊声四起,去意已决,仿佛这似梦似幻的数十天风波都已随着墨船烟消云散,化为乌有,倒持青心剑,抱拳向远处高声喝道:“诸位保重,雁凌峰先行一步,他日有缘,必会重聚!”转身拔足,向着林深处疾步飞奔,转瞬便行得远了。
      自从在杭州被武乘风挟持之后,他这两个月来不是在海上漂泊,便是受困于南海三岛,如桎梏加身,没一日自由自在,这时双脚踏上中原故土,只觉天地豁然广阔,一口气奔出七八里路,直如脱缰野马,累也不觉得累了,恨不得如此一路不停,径直奔回大名府。
      夜幕之下,一袭破烂白衣在原野中徜徉驰骋,逢路便走,无路乱闯,也不知过了多久,他两只腿竟已走得麻木,这才坐在一颗柳树旁,气喘吁吁。这一通狂奔宣泄过后,心绪渐归平静,暗中筹算道:“如此乱走也不是办法,我先找个老乡问清道路,最好讨上一口饭吃,再作打算不迟。”
      他盘算已定,便倚在柳畔小憩片刻,见身前两三里外散布着零星火光,想必定有人家,便起身提剑,摸索着田间阡陌小路,缓缓行去,只盼遇到一户心地善良的人家,哪怕讨一口残羹冷炙,不求果腹,但可充饥。
      百越之地形势紧凑,高低起伏,丘陵密布,少有一马平川之处。那最近的一处灯火建在小丘上,雁凌峰仰望片刻,心中默默嘀咕,仿佛看出这并非是寻常家宅,却像是一间祠堂庙宇。寻路登上几十步高的缓坡,果真见到两盏风灯悬挂在一间小庙前,借着光亮看去,见庙门匾额上写着“关帝庙”三字,两侧门柱各有一句短联,上写“浩气长存真君子”,下写“匹马纵横武圣人”。
      隋唐以来,上至朝堂、下至百姓,无不对三国名将关云长崇敬有加,关老爷的祠堂庙宇遍布五湖四海,香火长盛不衰。雁凌峰是习武任侠之人,对关公自是敬佩之极,望着庙门内关王爷的泥塑真身,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威不可侵,不敢有半分亵渎之意。
      雁凌峰横剑身前,朝关公像拜了三拜,心中暗作祈祷:“关老爷保佑,保佑我早日回到家中,和爹娘团聚;保佑念雪在剑灵山中万事平安,保佑我二人不负盟约,白首偕老!晚辈雁凌峰今日虽然落难,却不敢亵渎神灵,绝不动庙中半点香火,这一舍一得间,就算晚辈借花献佛,敬奉您老人家!”
      他口中虽这么说,可看着供桌上摆放的各色熟食、供果,还是忍不住馋涎,腹中咕噜作响,双腿一软,靠在庙门前思忖良久,终于起身说道:“今日绝不能动此贪念!一念成之,一念毁之。关老爷,晚辈拜也拜过了,只怕逗留久了,会做出不敬之事,这便告辞了!”正要转身离去,忽听脚步声匆匆迫近,又听有人喊道:“就是他,大家快捉住他!你这贼厮,关王庙的香火你也敢动!”
      雁凌峰这些天以野果为食,别说半点荤腥未沾,便是五谷也未曾见过,这时闻到贡品中的油腥味儿,不觉间已饿得神情恍惚,闻声转头,惊见数十只火把摇摇晃晃从小丘下围拢上来。火光一晃,他眼前一阵模糊,虽听不懂闽越乡音,可听口气也知来者不

第152章 牧童遥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