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第一段勉强读罢,但觉诘屈聱牙,十分拗口,何况难解其中真意,更没有秉烛夜读的兴致,这第二段便如何也读不下去,然而想起外公苦口婆心谆谆告诫,又想起身陷魔魇时的可怖情形,不禁精神一震,重起炉灶,逐字阅读。
读了半晌,依旧含混不解,摇头说道:“我如此闷头苦读,如何能参透这些晦涩难懂的经文,不如先熟读背诵下来,有机会再向四伯请教。可惜我当初没听四伯教会,若是早听他的,也会和三哥一样满腹经纶,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他蓦然坐起,眼见烛身燃尽了多半,深知事不宜迟,急忙走到石案旁落座。昏黄的纸张映衬着一行行干枯墨迹,但禅意佛理展卷欲出,一本破旧经书顿时散发出万古佛香,万丈光芒,方才一字字读来味同嚼蜡,这时却如饕餮盛宴,欲罢不能。如此连读了三五遍,竟越发变得通顺,其中道理似乎也读懂了六七分,他一口气连读了十余页,竟已有些爱不释手。
晚风习习,已是丙夜时分,洞外月影朦胧,天色已变得阴沉,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的念头瞬间打消,好在中秋前后天光早亮,明日早起再读不迟。他想到此处一合书卷,起身向石床走去,直到躺下后,方觉得头昏脑胀,记下的经文也忘了大半,索性倒头便睡。
鸟鸣声在林中打转,初阳升起,光线射入幽谷,正对着洞口,郁郁葱葱的植被上仿佛泛起粼粼波光,一阵林风倏然拂过梢头,将积攒一夜的露水抖落下来,哗然作响。雁凌峰一觉醒来精神焕发,但觉身上经络畅通,全无阻塞,就连手臂上的剑痕也不再隐隐作痛,不禁感叹这雨花石床的神奇功效。
他惺忪片刻,起身叠好被子,见那本《金刚经》安然摆在石桌上,心头一暖,坐回桌旁正要开卷,却听门外龙云燕喊道:“商哥,你醒了吗?我和姑姑可要进来了。”
雁凌峰欣然大喜,起身说道:“娘,您也来了!”说话间迈步出了洞门,迎面看到石路上走来两人,正是母亲和龙云燕。
雁凌峰抢步上前,道:“娘,您昨日为何不来看我?”
韩母听他埋怨,展颜笑道:“昨日娘为你烧菜,之后便急着为你缝一件衣服,也怕打扰你们兄弟相聚,娘在场,你们有话也不便说。娘今天换几道菜,晚上把海逸和你表哥也叫上。”她说话间将手中的青布单衣展开,道:“一走三个月,也不知你是胖了还是瘦了,快看看合不合身。”
雁凌峰接过新衣,喜道:“正好正好,娘亲手缝制的,大小都能穿。”
韩母一点他额头,道:“还敢贫嘴,你出去闯了这么大祸,若不是临回家时做了件善事,看你爹能轻饶了你!”
龙云燕却道:“姑母此言差矣,商哥一路上行侠仗义,虽是私自出庄,但功过相抵,即便没有这件彪柄千古的丰功伟绩,也是...是......是我哥、玉舟和儒颜加起来也比不上的!”
韩母摇头笑道:“你这丫头,比我这当娘的还护着他!”三人进了石洞,龙云燕拿起一只铜盆,去远处溪边打水,母子二人坐在桌旁,韩母一眼看到那本《金刚经》,道:“你外公让你看这本经书,你可照做了?”
雁凌峰颔首道:“外公的话我怎敢不听。娘,我昨夜秉烛夜读,不信我背给你听。”说罢将佛经捧起,递到了母亲手中。
韩母欣然一笑,将经书合十,道:“等你吃过早饭不迟,今日爹娘都来陪你,经文中若有不懂之处,尽管向你爹请教,你爹若是不通,再去问你四伯。总之五位长辈都会过来陪你。”
雁凌峰欣喜之余不免一阵踟蹰,喃声问道:“娘,舅舅也会来吗?”
韩母自知舅甥二人素有嫌隙,道:“凌峰,你舅父对你十分关切,他和你几位伯父、你爹在外找你,同样不遗余力,你不该不知。”
雁凌峰本不愿当着母亲诉苦,思忖再三,终究说道:“这些道理我都明白,可...我就是看不惯那些暗地里的勾当,有些人明明做了错事,却天经地义、顺理成章!娘说我固执也罢,不明事理也罢,总之事实就是如此!”
第170章 心宽体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