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8章 铁面将军[1/2页]

问剑天涯 乾为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顾忌夏军随时可能反扑回来,宋军草草收拾战场,匆匆撤兵回营。直至凯旋归寨,雁凌峰才知那鬼面人正是狄青,心中好生敬佩。不过他见到同伍之中一位位战友被掩面抬回,心中万分痛楚,半点奏凯之心也无,看着城寨中人影穿梭,忙忙碌碌,他却恍惚失神,独自一人蹲坐在寨墙下的土梯旁,任冷风瑟瑟,吹打着身上不知多少处伤口,方才战场搏杀时的血气方刚,这时都化作满身伤痛,满心凄楚。
      他默默看着脚下那杆染满血渍的断枪,脑海中回录起一幕幕杀伐场景,想起被自己斩杀的狰狞面孔,仿佛都在向他含冤索命,心中迷惘惧怕,悔恨之极,暗想那些党项人虽是敌我两分,可家中也有妻儿老小,当这些军士阵亡的讯息传回家中,也不知他的父母妻儿会如何伤心欲绝。
      意念及此,猛然回想起墨家祖训中“兼爱非攻”四个字,但觉杀戮无心,可罪孽已造,无可挽回,还谈什么仁爱悲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凭什么为了一人一姓的天下,却要有如此多的性命毁于一旦!他越想越是想不通,越发地心如刀绞,欲哭无泪。
      刘潇心志刚强,立场坚定不摇,断然不会像雁凌峰这般多愁善感,远远看到他失神落寞,便已猜中他的心意,疾步走到近前,道:“石统制与狄将军叫咱们过去相见,三哥,你不必太过忧心,战场厮杀哪能心慈手软,你若一念之间动了慈悲,后果不堪设想。”
      雁凌峰哀叹一声,徐徐站起身来,颤声说道:“我如今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这一战杀了十七人,老四,我和他们无冤无仇,真不明白为何下得去手!”
      两人说话间揽腕向中军帐走去,刘潇见他如此固执,不知该怎样劝慰,只好等石元孙与狄青两位将军为他开解。
      二人入帐之后一心请罪,私自跃出拒马阵杀向敌军,原本是违背了固守城寨的军命,按律当斩,可狄青等人绝非迂腐之辈,深知若非这二人冒死冲突,孤军深入扰乱敌阵,致使本方有机可乘,断然不会有这一场胜仗。
      石元孙在寨墙上观阵,亲睹韩李二人奋勇厮杀的场景,欣慰营中有如此精兵猛将,虽触犯了军规,却也并无惩处之意,反而大为夸赞一番,欲将二人临时指挥使一职扶上正位。但雁凌峰坚辞不就,直言自己性情冲动,缺乏沉稳干练,今日小以惩戒,若日后率众违背军规,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狄青爱惜将才,并不勉为其难,得知二人长弓与宝剑俱已折损,便将自己帐下的两张强弓相赠,同时将一柄钨钢剑赠与雁凌峰,与他谈论起剑术。
      狄青习武出身,少时代兄从军,凭借昔日所学的枪棒之术,加上一身肝胆,在西北战场早已闯出盛名。他的剑法深得关中道教真传,与雁凌峰虽系出两宗,却与刘潇颇有渊源,三人切磋谈论,皆觉受益匪浅。
      狄青原本生得面容俊秀,可从军时脸上被刺了字,好端端一张面容,如今却被时人所不耻。宋时士卒与犯人皆在脸上刺字,用以明其身份,刺字时涂以墨汁,墨汁入得肌理,字迹日久弥新,永生不能去除,是称黥字。
      诸如吴海从洛阳刺配来此,刺配便是指刺字发配;不过吴海是作奸犯科之人,与狄青从军入伍所刺之字绝不可同日而语,而宋朝早已废除了秦汉以来的黥面之刑,军伍刺字也并非是见不得人的行迹。但在大宋这样重文轻武的年代里,无论狄青如何骁勇善战,屡立战功,脸上没有刺字尚好,一旦被那些文官雅士瞧见了这黑黝黝的黥字,终究免不了被轻贱屈辱。
      雁凌峰想起当日刘文炳的嘱托,暗想入伍将近一月,恐怕刺字时日应该不远,便斗胆向狄青讲起了此事,恳求他特赦刘文炳,

第328章 铁面将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