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范仲淹的大名雁凌峰早有耳闻,只可惜这二人也终究是文臣,他实在想不通,宋廷至此边关存亡之际,难道依旧不肯派精通兵事的武将来镇守边防?空让万千士卒在文臣愚见下赴汤蹈火,为了赵姓一家之天下而深山埋忠骨,天地何存公正?
心念及此,不禁又想起刘文炳二人,他本不愿追溯这段伤心疾首的往事,却知老军与刘潇虽不追问,只是不想让自己太过伤怀,绝非不想知道刘、吴二人殉难的究竟,也好留下最后一份念想。想到这里,他忍痛吃了一碗米粥,攒足气力和二人平铺直叙,说了三川口一战的经过。
话到中途,猛然想起吴海最后的嘱托,忙让刘潇去军帐东北角一看,果真隐约见到新土痕迹,向下一挖,不盈一尺便挖出了一只牛皮酒囊,正是吴海深藏地下的葡萄酒,只可惜人世两隔,吴海有心藏酒,却无缘畅饮了。
三人围炉聚首,取了五只碗放在炉边,各自斟满囊中酒水,将另两只碗依次排列。老瓷旧碗中的鲜红酒水映在火光中,仿佛翡翠盛起匈奴血,让人见了,无不想起前人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美酒如琼浆仙露,寒风却卷起雪剑霜刀,前人诗句虽极尽精绝华美,但三人却无半点诗情画意。雁凌峰讲起吴海、刘文炳阵亡经过,肝肠寸断,老军与刘潇始知吴海竟是怕拖累雁凌峰,才自刎殉难,心中五味杂陈,更觉凄楚悲壮。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三个人聚饮达旦,见另两只酒碗无人执饮,悲伤无以复加。五个人原本萍水相逢,时光不足两月,但操戈相识,大小十余战同生共死,这份披肝沥胆的袍泽之情早已真挚无暇,此时将两碗余酒还酹天地,既是为吴海与刘文炳送行,也为祭念三川口一战中阵亡的万千将士。
雁凌峰大病初愈不胜悲伤,是谓久卧伤气,他卧床多日后苏醒,经此悲恸后难免精力不支,就此又休息一阵,清醒时天色已临近傍晚。他这才想起打探自己是被谁搭救,从刘潇口中得知,原来万龙铖寨中豪杰在三川口一役后,次日便犯险深入战场,一者是为打探敌情,二者是为搜寻幸存将士,不料战况惨烈,众人搜寻了数日,也只救出十余名伤者,其余阵亡将士的尸首皆已被焚烧,化为灰烬。
雁凌峰就此问起万龙铖的消息,才知钢刀寨也于此役中告破,万龙铖等党项兵一退,便率众进驻延州城内。他连日里已来此探望多次,今日午时正巧也来过,只是见雁凌峰昏睡未醒,便未搅扰,却留下嘱托,叫雁凌峰伤愈后速去延州城相见,城中正有一份入蜀驿递文书的公干,大抵是向西川四路传递军情急报。
此去成都府毕竟有数千里之遥,跋山涉水,路途坎坷,雁凌峰一来一往虽已走过,毕竟有人相伴指引,若是独行恐怕难得顺利,更恐荒废时日,三月初三还不能到达青城山。万龙铖就此为他找了这份驿递军情的公差,随轻车熟路的铺兵同行,既不会迷失路途,早晚还可宿住官家驿站,钱粮补给、更换脚程皆可自如,途中也免去了不少繁杂琐事;正所谓独行由自我,官差急如火,想必不出半月的功夫,足以赶到蜀中。
雁凌峰闻听此话,猛然想起一事,但见身上衣服已然换洗,直以为念雪的木雕早已不见了,却想此物承载太多伤感之事,索性丢了也罢。
老军一眼看穿他的心事,从床铺下取出木雕,叮嘱道:“生死间都放不下的事,看来你是真放不下这姑娘。万大侠都告诉我了,你去见他,正好咱们仨去三川口,看一看老二和文炳。万大侠为你找了这份马递的公差,领了符文,一路上都住驿馆,有个识路的铺兵带着你,省得你东奔西走,猴年马月还进不了剑门。
第337章 关山飞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