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往日,裴子书必会好言相劝,今日也许是多饮了两杯,随声附和道:“公道自在人心,但凡能忍让之处,师父和凌峰你都未曾计较,大家看在眼里,谁也挑不出不是。如今因为师姐与柳师兄的事,三师伯又和四师伯闹得不快,凌峰可知此事?”
雁凌峰自知缘故,点头称是,又听裴子书道:“我已是十八九岁的人,也懂得些许人情是非,三师伯一心要将师姐许配给府尹公子,听说还做不了正室,那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在本地也住不了二三年,三师伯打探得知那官儿在朝中有来路,出任一时后必会调回京师,差事升腾指日可待,便一心...巴结上了。咱们庄中上下哪一个不盼着柳夏两家结下这一桩姻缘,如今师姐总算应允了柳师哥,不想斜刺里又杀出那胖大衙内,又有谁不埋怨三师伯呢。”
雁凌峰自有思量,依着舅父的作风,恐怕心中早已订下儿女的婚姻大事,与表哥表妹喜恶无关,而依云燕的脾气,怕是也不会轻易妥协。
裴子书又道:“不说这些了,凌峰,你这半年来还未见过师父,不知他两鬓上又添了许多白发。”
雁凌峰醉眼迷蒙,听了这寥寥几字,猛然间拨动心弦,仰头又尽一杯酒,自责道:“是凌峰不孝!”
裴子书道:“凌峰不必自责,这也不全是为了你。此次派发英雄帖,师父独走一路,正是为了筹措钱财。俗话说兵若无粮,千万皮囊。师父自从听了那南宫家传人的话,虽不知是真是假,却也不时提起......”
雁凌峰听他有意一顿,忙问道:“我爹如何说?”
“师父说,这件宝藏若当真有,何苦叫他埋没了。当年若非城下之盟,解了宋辽之间一场大战,恐怕紫竹军早已取出来当做粮饷,几位首领若在天有灵,得知这份宝藏终于用到国难关头,必当欣慰,更何况还能还咱们剑派一个清白。”
这番话过耳入心,雁凌峰虽醉得唐突,心中却也不无权衡,方知这才是裴子书真正来意。可裴师弟的为人雁凌峰自然清楚,料定他是为大局着想,并无私心。
正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雁凌峰才一回庄,便听舅父与裴师弟屡次三番来游说,有心也好,无意也罢,想必这件事已在庄中传遍,终须有个了断,更兼裴子书这番话不无道理,这份宝藏本就是紫竹军遗存下来,如今若能昭然于天下,用在抗击外辱的正途上,想必楚平狄也会深明大义,不予责怪,何况还能为父亲分忧解难,免得他一世英雄,还要为钱财之事而奔波劳碌。
他想到这里心念笃定,借着微微醉意沉声说道:“子书,我今日便将真话和你说了,你暂且别讲给他人。”
裴子书欣然答应,侧耳过来,只听雁凌峰说道:“那秦皇墓葬确有其事!乃是一个海底墓葬,便在南海三岛中,而我手中也确有一柄欧子仙师剑,便是开启这七星连冢的机关钥匙!”
裴子书惊喜不已,默记于心,低声道:“师兄放心,这些话我断不会和旁人说,不过这柄欧子仙师剑关系重大,你可将它藏放妥当,莫非随身带着么?”
雁凌峰略作沉思,道:“我本将它藏在城南二十里外的关帝庙中,的确多日不曾照看过,这次回来难得有闲暇,本打算过两日便去一遭,索性你我兄弟即刻便去,也省得挂念。”
裴子书道:“城南有两处关帝庙,不知是藏在哪一间?”
“自然是旧址。那里荒废已久,我当日从南海回来,一心要选这个好地方,一者有新庙建成,此处荒无人烟,再者有武圣保佑,贼人也近不得。”
二人说话间站起身来,裴子书轻
第370章 海誓山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