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章 银子在哪?[1/2页]

大明之明武帝实录 狐逍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雄英啊,咱大明没有足够的银子。”朱元璋苦笑道。
      要是有银子,他会去发行宝钞?
      “啊,爷爷,怎么会呢?日本不是有吗?日本不仅土地肥沃,还有金银矿。”
      日本是一个海洋气候的国家,这就导致了日本的降水量非常充沛,淡水资源非常丰富,所以从古至今,日本都不曾出现过较为严重的旱情;几百万年前的火山喷发,给日本带来了大量的肥沃土地,像关东、近畿、浓尾等地,就有着世界罕见的高产农田,都说我国的东北土地肥沃,其实真正肥沃的土地恰恰是日本这种火山土壤啊!所以正是因为雨水丰富且土地肥沃,日本从古至今粮食产量一直居高不下。
      而中国历史上则多次出现了全国大面积干旱,导致了饿殍遍野、人们易子而食的惨烈景象,单就从有没有大规模饿死人来看,日本人的生存环境比中国要好多了。
      也许会有很多会说日本火山多、地震海啸频发,怎么可能生存环境比中国好?
      然而事实就是,日本地震海啸虽然频发,但是就强度来说其实远远比如中国的严重,至于火山,日本的火山大多数都是数百年才偶尔喷发一次,且强度大部分都不高,所以用这些来举例证明日本生存环境恶劣实在是有些可笑了。
      其实这里的匮乏只是相对于其它储量丰富的国家而言,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这样的地貌决定了日本的矿产资源根本就不可能“匮乏”。
      事实上,日本的煤炭、黄金、白银储量非常丰富,铁矿、铜矿、甚至是石油和天然等重要的矿产资源气都是有一定储量的,在历史上,日本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金银矿,并为世界贡献了5%的黄金和三分之一的白银(明清时期日本的白银大量出口中国,导致中国的银价暴跌,购买力下降),而近代日本之所以能够在经济上取得发展,很大程度上就与其丰富的黄金和白银储量有很大关系。
      是,银更多。16世纪后期,日本掀起了矿产勘探热,许多地区都发现了银矿,从1562年到江户时代这漫长的400多年时间里,位于日本岛根县大田市的石见银矿是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银矿。日本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产银国,以至于当时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产自日本,日本也因此被明朝人称呼为“银群岛”。进入宋代的中国,开始从日本进口大量砂金,同时,向日本出口铜币、丝绸、陶瓷器等。1124年,位于奥州的中尊寺建起了一座金色大殿,这使中国的商人们对奥州的黄金越来越感兴趣了。据推测,从八世纪到十六世纪,日本的产黄量约为255吨,在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之前,全世界所开采的黄金为5000吨,而当时日本的产金量仅约占全世界的5%
      “尤其是,日本的新??县的离岛佐渡岛
      这个小岛上,可是有一个产量超高的金银矿山呢
      因为佐渡金山的存在,佐渡岛也被当地人称为“金岛”
      佐渡金山号称“佐渡三大资产之一”,全称叫“相川金银山”,俗称佐渡金山。
      佐渡金山的金矿资源在元朝就被发现,储量在200吨啊,日本还有上千吨白银。
      一吨是2000斤。
      这些都在我脑子里,爷爷,父亲你们没有吗?”
      “哈哈哈哈,真是我的好大孙。”
      “可是父亲,日本不是不征之国吗?”
      “什么征不征的,咱们的大明将士在海边失踪了,朕怀疑他被风暴卷到了日本,凡是我大明将士一个也不能少。”
      历史上诸多皇帝中,朱元璋绝对称得上是最卓绝的一位,他不仅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而且还是历史上诸多开国皇帝中难度最高的一位,堪称“地狱”模式;六代佃农,开局一个破碗,结果却是各路人才纷纷来投,击败了一个又一个的强敌,在一统江南后,挥兵北伐蒙元,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北伐成功的王朝。
      在推翻蒙元,收复中原后,朱元璋并没有因此而停手,他派部下继续四处用兵,陆续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此后朱元璋励精图治,一面用重典治国,一面大力恢复生产,紧抓教育,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不过在外交上,朱元璋却是很让人意外。
      朱元璋共计列出了十五个不征之国,并且还把这十五个不征之国列入了《皇明祖训》中,原话是这么说的: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但胡戎与西北边境,互相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
      这十五个不征之国分别是朝鲜国(今朝鲜)、日本国(今日本)、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国(今越南)、真腊国(今柬埔寨)、暹罗国(今泰国)、占城国(今越南南部,后被安南灭国)、苏门答腊国、西洋国、瓜哇国、湓亨国、白花国、三佛齐国、渤泥国。这等于是将当时东亚以及东南亚的国家全部包含其中了,此外还有南亚的部分国家。
      可以说,这十五个国家都在明王朝的攻击范围之内,但朱元璋为何要将这十五个国家列入不征之国呢?很多人认为这是朱元璋仁义,不介入他国内政,更不贪恋别国疆土;但这未免把朱元璋想得太好了,要说野心,朱元璋可是不弱于历史上任何一位皇帝,他可从来不是一位仁义的皇帝。那他为何要将这些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呢?
      其实朱元璋自然看得通透,明王朝的疆域已经够大了,几乎已经到了朝廷控制的

第22章 银子在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