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年间的天津卫,冬天还是很冷的。历史记载小冰河时期刚刚开始,胡蹇看着山野间的积雪,寒风凛冽冻得他瑟瑟发抖。
胡蹇连件棉衣都没有,记忆里这身棉布衣衫,还是大哥穿小了的旧衣,老娘一直缝缝补补的,给自己穿了两年多了。
妈蛋!有像哥这般穷困潦倒的穿越者吗?小说的爽文,哪位穿越者,不是皇家贵族。最差的也是地主富商家的少爷,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漂亮的丫头暖床,我咋这么悲催呢?
哥是哪世造的孽?给哪位神仙大佬戴了绿帽,还是拐骗了哪位神仙姐姐?如此的惩罚哥,两世都是穷苦老农的儿子。
既来之则安之吧!
胡蹇想了想,就拿起斧头,开始在院子里劈柴,既锻炼身体又帮家里干些活计。胡蹇心知明代的医疗水平,想好好活下去,没有健康的体魄,说不好哪天就洗白了。
前朝的弘治爷,据考证得了小小的阑尾炎,就病死了。现在的正德皇帝,据说是意外落水,稀里糊涂地驾崩了。
前世农村长大的孩子,这些农家的活计,本就颇为熟悉不在话下。劈柴挑水,打扫庭院,胡蹇整整忙活的大半天,才把力所能及的活干完。就是原主的身子太弱,实在是缺乏锻炼,累得出了一身的臭汗,不过却感觉,身体轻松畅快许多。
胡蹇本想回屋做饭,却见老爹手拎着两包草药,领着大哥胡随从码头下工回来。老爹阴沉的黑脸,就跟戏台上的黑包公似的。看见站在院子的傻儿子,气得上前就是一脚,骂道:“混账小子,有病了还跑到院子里,不想活了吗?”
老爹的力道真大,踢得胡蹇屁股生疼。记忆里这位军汉老爹,就没给过原主好脸,非打即骂,让胡蹇天生就有惧怕感。胡蹇也懒得说话,一溜烟地跑回自己的厢房内。
只听老爹吩咐大哥胡随说道:“老大,你娘去总旗大人家里帮工,怕要回来得很晚。天黑路滑的别摔着了,你去接一下你娘!”
胡随答应了一声,就转身离去。胡冬九大声叮嘱道:“去总旗大人家,长点眼力见儿,勤快点多干活。大人高兴了,也能照顾点咱家!”
胡蹇坐在土炕上,心道这万恶的封建社会,等级阶级压死人啊。卫所军官,从小旗、总旗、百户、千户、指挥使,军籍官员世袭。
明代军队卫所制度,卫设置指挥使,卫指挥使辖5个千户所,共5600人;千户所由千户率领,辖10个百户所,共1120人,百户所由百户带领,辖2个总旗,共112人;总旗辖5个小旗,共50人。
娘嘞!咱们军户世世代代为奴种田,这些官老爷子孙相传吃香喝辣,骑在咱们的脖子上作威作福。
要不说投胎是技术活呢!
生在军户家里就只能当兵种地,生在军官家中却可以做官。老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眼看着天色已晚,室外已经灰蒙蒙的,屋内也黑漆漆的。
这时却听见老爹喊道:“过来把药喝了!”
胡蹇应了一声,急忙来到厨房。老爹指着锅台上一碗黑褐色药汤,冷声说道:“快趁热喝了!他娘的,你这个要账鬼,这一付药,就花去老子大半月的工钱。”
胡蹇不敢作声,端起那碗草药汤,咕咚咕咚地一口气喝下。胡蹇喝完汤药,乖巧地把碗洗干净,放进碗柜内。
胡冬九看着傻儿子,感觉有些和以往不同,问道:“柴火是你劈的,还有缸里的水,也是你去挑的?”
胡蹇默默地点了点头,胡冬九罕见地咧着嘴笑了笑,夸赞道:“知道干活了,总算没白养活你。”
村口传来一阵狗叫,胡冬九嘟囔道:“大概是你娘她们回来了!”老爹抓起吃饭的炕桌,摆在东屋睡觉的土炕上。
胡冬九对胡蹇嘟囔道:“别在这碍手碍脚的,上炕去等着吃饭!”胡蹇急忙跑进屋上了土炕,只见老爹忙碌着把饭菜端了上来。
胡蹇向桌上望去,今晚吃得,不是记忆里米糠麦麸煮的糊糊。一小盆稀地见影地米汤,一笸箩黑色的麦饼子,两盘不知名的咸菜。
老爹刚刚收拾好,就听见大哥的喊声:“爹呀,不好了!”
“咋的了?”老爹慌道:“莫不是你娘摔倒了?”
“老头子!”只听老娘答道:“俺没摔着!”
“没摔倒就好!”老爹嘟囔地问道:“那咋不好了!大郎,不是你毛手毛脚的,把总旗大人的啥贵重物件给摔坏了?”
老爹嘟囔
第2章 皇帝禁吃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