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是贡献了制细盐的法子,才得封诰命的,后来再次接二连三的发明,便被封为了惠国夫人!”
“惠国夫人,真不愧惠国二字!”
“但是,这好好的职田,可不能糟蹋了吧?”
“我看呐,就前些日子,那惠国夫人整的那些吃食,样样精细,咱们啊可买不起材料,还不是白瞎!”
“你话多,可以不吃,我可记得那天你吃得挺多的……”
“就是!”
“有意见,别拿人吃食啊!”
“哎哟,我只是说说!咱们连温饱都是问题,哪里买得起调料品啊!”
“这倒是事实!”
“不过我听县太爷说,正因为如此,惠国夫人才想到要改善制盐之法,提高盐的产量,这样,咱们不光能出盐多点,还能用盐腌海味来卖,借此增加收!”
“是吗?”
“好像是这个意思!”
“咦,那你们盐农的问题解决了,我们不是盐农,可怎么了?”
“这些时间,我看惠国夫人总是带着人往山里跑,还找了好些果农,怕不是想提高果子的产量吧?”
“我看像!”
“如果是这样,那可太好了,咱们这里种不了多少稻谷,收成更不好!就靠点果子增收,但是和盐一样,产量也不高,最多换点钱,可是稻谷米面又贵,一年到头忙个不停,也没得个啥!”
“可是我听说,那随安县的大鹿村最开始不也这样,可是才一年时间,竟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了,家家户户都修成了青砖瓦房,住上了好房子,听说啊,现在还在开山,说是修成什么旅游村,还有什么水泥,要修路!”
“是吗?我怎么没听说?”
“你这人几年不出县,怎么会知道,我有个兄弟可是去那边做工了,前些日子回来说的!”
“那应该可信!”
“信不信,等这盐制出来再说,如果产量还是不高,吹得再好也没用!”
;“我看是……”
又过了几日,李县令和冷七月一道当场演示晒盐之法!
等到了最后晒盐的步骤,几十个工人一起,生怕自己连日来的成果被破坏,所以直接在盐田附近搭了棚子住下,要亲眼见证盐成!
好在新庆县的日头实在太毒,因为是初次晒盐,取出的卤水并不多,这才过了午时,眼见那晒盐场上便出现了层层的沙样的结晶!
“嘿,盐出来了!惠国夫人,这就是盐了,可以去收盐了!”
冷七月也搭了个棚子,拿了一个炉子,烧了开水煮了她这几日从新余县山里采摘的草药,煮了些凉茶,就着腌渍的酸梅,还放了点白糖,正细细的口味着!
“莫急,再等等!”
惠国夫人还没发话,其他人也不敢收,只能一直等着!
在过了一刻钟后,那盐堆下的水渍慢慢消失不见!
冷七月便一声,“收盐!”
此时的盐农哪里还有不服的,他们见证了全程,没有用柴火煎煮,就只用太阳晒,盐便出来了!
四下里一阵沉默,只有干活的工人忙碌着,每个人的眼中,都是火热!
甚至有些盐农还带有点泪花!
在那些盐收好之后,只是粗盐!
冷七月收好了茶盏,便下场亲自演示,“接下来,便是制细盐之法,你们要好好看着!”
每个在场的盐农,都不会忘记这一天!
那堆得像小山一样雪白的盐堆,那细粒洁白的细盐,是他们过了大半辈子都没有见过的!
在场的人无不大呼‘奇迹!
李县令激动的抓一把盐料,比沙子还细的的细盐从他的指缝中流下,他的眼泪也浸湿了细盐!
好多盐农这筐看看,那筐看看,好似这些不是盐,而是珍贵的宝石!
冷七月这位惠国夫人真不愧‘惠国二字!
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第181章 改良制盐之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