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二日,李自成已经把京城外围给包围的水泄不通了。
      京城里的三大营和五军都督府,也早就没有了抵抗的意志。甚至督军三大营的大太监曹化淳主动打开了出城投降去了。城内守军四万多人,多半放下了武器。
      朱由检也得到了确切的消息,除了城外凌小云一部几千人之外,其余再无勤王之兵了。
      他已经意识到,大明王朝这二百六十多年的基业,就要葬送在自己手里了。于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下达了最后一道特殊恩旨,他亲笔书写了圣旨,命令凌小云部不要再作无谓牺牲,退回驻地,徐图再举。并特指凌小云加尚书衔,爵封靖寇侯,接旨之后,立刻后退,为大明保存最后一屡有生力量。
      写完之后,亲自加盖了玉玺,命人传出城外。现在城外四面八方,都已经是李自成的兵了。想要把圣旨传达到凌小云的手里,怕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危急之时,无数的站殿将军,校尉部郎,竟没有一人愿意冒险出城。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皇上也已经成了人家砧板上的一块鱼肉了,违抗皇帝的命令不会再有什么不妥。
      就在一众军将都推来辞去的时候,一名小太监主动的站了出来,他是殿直监监丞张鸾。殿直监,名字很好听,时间上就是皇宫里的卫生清洁队,监丞是正六品,属于清洁队的中层。
      张鸾扫视这些七尺男儿,心头冒火,口中却不知如何说,鄙视他们须眉男子,关键时刻不如一个太监顶用。
      他对崇祯说:“皇上放心,奴才拼了这一身残躯,必然要把旨意传到凌部堂的手中。”
      崇祯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太监,这人相貌平平,一直做的又是清洁的工作,实在是太过于不起眼了,没想到在关键的时刻,竟然有如此的豪情和热血,实在是太过难得。
      如果早发现此人的话,必然要重用的,可是如今自己都已经是泥菩萨了,说什么也都晚了。崇祯亲自到了御座之后捧出衣服护身的铠甲,递给了张鸾。
      他对这个小太监说:“难得你如此忠义,这副铠甲是尚宝监送来的,为朕护身之用,朕不是马上皇帝,如今怕是也更用不上了。赐你穿用,盼你能回城复命。”
      张鸾也是万般感慨,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结果铠甲和圣旨,向着崇祯重重磕了一个头,就出宫而去。
      城门迅速打开,跑出来一匹战马,然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关闭。
      李自成的官兵早就看到了出来的这匹马,上面坐定一人,打马扬鞭,正待要弯弓搭箭将其击杀。
      没想到闯军的军师宋献策却摆手组织了他们,告诉前面的哨官说:“这时候要出城的,无非是要去找人勤王救驾的,去了有什么用。我们已经围困京师十余天了,连周围最近的辽东兵都不来,这不是要亡大明吗。放他去吧。有诏无人,才是

第65章 突围传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