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大战和恶战,你们需要好好的将养身体,我还要回去看看我的医疗器械和装备。”
待她走后,彤儿问道:“我们是不是说错什么惹得姐姐不高兴了,我是不是要去和姐姐道个歉,我们如此胡说八道,实在是要不得。”
周笔耕却说道:“我们没有胡说八道,看她的样子,肯定是被我们说中了心思,不好意思才会如此的表现。我想这应该正是一个不错的契机,如果卢姑娘能够真的和凌大哥喜结连理,那么,这也是军中幸事,毕竟卢姑娘乃是卢忠烈之后。”
彤儿微笑了一下,没有说话。他也是希望这件事能够玉成,但并不是他们两个能够做得主的,关键还是看人家自己来去决定这件事情。
此时此刻,凌小云倒是还没有想到这种儿女之事。因为他需要考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无论是面对吴三桂,还是面对多尔衮,甚至是面对那个远在南京的福王朝廷,他都需要做出一个明确的选择。
对自己负责,也对自己的八千士兵负责,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小小的总旗,甚至不再是一个小小的千户,他是一城之主帅。
多尔衮在这里绕路离开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虽然周笔耕带领着五百精锐,给了多尔衮的后军很大的麻烦,杀敌过千损失粮草十多车。可是毕竟还是让多尔衮完成了他的战略目的。他的大清部队10余万人,已经成功的和吴三桂的山海关驻军会合了。
这不是凌小云想看到的现实,但是他已经做了他自己能做的全部,此时此刻面对这样的境况,凌小云十分的愤怒,但也十分的无奈。
他曾经凭借着一座小城拦阻了清军15天,并且在清军撤围而去之后,还主动派几百兵力前往击敌。这已经是一个明军将领的极限了,可是仍然无济于事,杀敌几千,并不会对多尔衮伤筋动骨。损失其粮草,也不过就是对他造成了一些皮外伤罢了。最终他还是没能拦住多尔衮前进的道路。
他招来一众军官商议事情,对这件事他做出了深深的检讨。可是他的军官们却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无论是凌小云还是这些军官,守城部队和后勤部队,甚至是百姓,都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此后全部交给天命就是了。
凌小云无奈的长叹一声,他没有再多说些什么,不知道如何向这些部下们解释。作为一个熟知历史的人,他深深的知道下面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可是他不能逆天而行,改变历史洪流。
或者说,历史的洪流本来就是早已经注定的,不是他和他的8000士兵能够左右的,就像崇祯皇帝,再勤政也免不了灭国的命运。就像凌小云,在骁勇善战,再能阻击李自成,却免不了李自成攻破京城天子殉难的事实。
这些事情,本来就是已经书写在史册之上,不是由人力所能够改变的。凌小云一时之间感到非常的无力,只能再找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让自己不再因为闲着而疲累罢了。
祖天吉说道:“凌大人,我们为何不联合吴三桂来阻挡多尔衮呢,如果我们和吴三桂联合,那么就会破坏掉多尔衮和他联合的计划,这样,我们一盘棋就真的活了。”
在一旁的薛鸿却苦笑一声说:“祖大哥想的太简单了,如果吴三桂真的肯和我们联合的话,我们能够给他什么样的承诺呢?他已经是大帅了,而且辽东军又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他都不肯出兵救援。如何肯和我们联合抵抗多尔衮。多尔衮毕竟是摄政,他肯定能给吴三桂许诺高官显爵甚至是封王割地。我们又能给山海关和吴大帅什么。这个我曾经早就想过,但是已经被我否决过很多次了,这些不可能的事情,真的是让人十分无奈”。
其实祖天吉自己都知道,这件事也十分的不靠谱。
但是作为乱世之中生存的一支部队,仅仅有不足万人仅仅占据着一座千户所,就算城池再坚固,士气再高昂,想在这乱世之中存活下来,不被多方势力所吞并或者消灭,真的不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应该早做打算了。
凌小云却忽然说道:“大家不要太过于纠结,我们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发展自身,只有我们越来越强大,敌人就对我们不能小觑,甚至,我们也就不会太为眼前的敌人所困扰。”
一直都没有说话的孙一鸣说道:“大人说的是,我自从接任后勤官以来,也十分明白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十分的重要。我们的后勤越发的完备,也能在战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后勤并不单单是粮饷问题,修缮城池准备器械都是后勤事。我和张祥一起表个态,一定要给部队在一年之内积蓄五年的粮草。如果完不成,请凌大人请出王命旗牌把我斩了。”
第83章 说破心事[2/2页]